第04版:国内国际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渑池新闻·陕州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2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梁希贤:
黄河岸边的铁血忠魂
新华社记者 郑昕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一个被黄土高原山峁环抱的小村庄梁家塬,三口在当地再普通不过的窑洞不远处,矗立着“抗日英烈梁希贤故居”的纪念碑。72岁的村里老人梁三姓会定期打理,每年春节和清明节,还会陪同从外地赶来的梁家后人,和当地村民一起在此祭扫。

    盛夏的热风吹过黄土高原,直抵咆哮着的黄河,将人们带回到84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中条山战役。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0军新编第27师副师长的梁希贤,和兵出潼关的同袍并肩作战,在弹尽粮绝之际为免被俘受辱,纵身跳入滔滔黄河,献出了自己43岁的生命。

    梁希贤,1898年出生在陕西同官(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梁家塬村。据村里老人回忆,梁希贤自小就受英雄人物故事的影响,立下了报效国家的志向。1925年,他不顾家人反对,告别地处内陆的家乡南下广州,于1926年3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

    毕业后随即参加北伐战争,抗战全面爆发后出征淞沪会战,梁希贤凭着所学的军事知识和作战指挥能力,以战功一路擢升,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直至调任新编第27师副师长。这支军队以陕西籍士兵为主体,曾驻防在黄河西岸的陕西大荔县一带,防备已经占领山西、隔河相望的日寇。

    站在陕西“东大门”潼关县的黄河岸边远眺,对面风陵渡的中条山地势显然高出一截,以居高临下的态势压制着千年雄关。潼关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喜民告诉记者,盘踞在中条山一带的日军曾多次炮击、轰炸潼关,威胁着陇海铁路线。“敌军一旦渡河成功,将极大威胁抗战大后方的安全。”他说。

    1940年,梁希贤所部奉命渡过黄河,进入晋南中条山地区与日军对峙。其间,他率部屡次出击,破坏交通线、炸毁仓库,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1941年5月7日,日军悍然发动中条山战役,纠集10万部队,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中国军队驻守的中条山各隘口大肆进攻。当时身患疾病的梁希贤本应到后方医院治疗,但当得知日军发动进攻的消息,他毅然决定留在部队指挥作战。

    梁三姓的父亲参加过中条山战役。他从父亲那里得知,这位从梁家塬村走出的将军冒着敌军于地面施放毒气、空中连番轰炸的疯狂进攻,抱病巡视阵地,鼓励官兵誓死抵抗。

    5月9日,在敌军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且战且退顽强抵抗。背靠着作为物资运输“生命线”的一座黄河渡口,新编第27师死守阵地,终因寡不敌众被打散。梁希贤见情势危急,命令余部分头突围。退至一处悬崖激战多时,身上多处受伤的梁希贤打光子弹,转身跳入汹涌的黄河,以身殉国。

    2015年8月,梁希贤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2022年11月,“抗日英烈梁希贤故居”纪念碑在梁家塬村委会和铜川市王益区相关部门的共同见证下立起。铜川市政协委员、王益区政协常委李景群也是自那时起开始收集梁希贤遗物、寻访梁希贤后人和抗战老兵,整理梁希贤将军的资料。他告诉记者,梁希贤的兄弟中还有两人也打过日寇,梁家塬村更有不少男儿舍弃小家,毅然奔赴抗日战场。

    “梁家塬厚重的历史,因为梁希贤将军以及同村其他抗日战士而更加光辉。”李景群说,“我虽不出自梁家塬,但作为中华儿女,有责任尽可能多地收集和保存梁希贤将军的历史资料,让更多人知道在80多年前,先烈是怎样同仇敌忾筑起血肉长城。”

    从黄土高原到黄河之滨,先烈蹈浪而去,留下了民族复兴的大势不可阻挡、滔滔向前。

    (新华社西安7月24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渑池新闻·陕州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健康三门峡
   第06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07版:综合
   第08版:专题·广告
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中央宣传部授予徐淙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黄河岸边的铁血忠魂
新闻速览
夏日风景正当时
拍卖公告
提醒靠近柬泰边境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