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用自己的志愿服务积分就能兑换日常用品,太开心了!”近日,在卢氏县城关镇义里社区积分超市兑换日常用品的居民李长新高兴地说。
近年来,卢氏县紧抓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机遇,整合建强县、乡、村三级文明实践阵地,系统实施“文明积分引导工程”,探索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管理制度,以积分量化行为,凭积分兑换奖励,用积分引导文明,培育了文明乡风、涵养了良好家风、浸润了淳朴民风,向上向善讲文明的好风尚持续浓厚。
搭建组织实施体系,打造文明实践新路径。该县出台《卢氏县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制度实施方案(试行)》,成立由村“两委”成员、村民组长、群众代表等组成的村文明实践积分管理领导小组,将“双扶驿站”整合改造为“文明超市”,确定政策宣传、文明善行、环境卫生等7大类42项积分参照事项,每积1分可兑换“文明超市”价值1元物资。各村结合实施方案和村情,自主决定积分项目和分值,真正使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目前,该县已建立“文明超市”超80个,累计积分达260万分,惠及3.9万户农村家庭,占该县农户总数的43%。
着力激发内生动力,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该县把群众技术学习、发展产业、劳务输出等作为重要积分项,用积分记录自立自强、勤劳致富行为,持续点燃奋斗热情。把参与村组事务、村容整洁、孝老敬亲、移风易俗等纳入积分项,将文明行为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化的具体指标,持续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推动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创新开展“文明诚信家庭”“五美家庭”等活动,积分高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为村“两代表一委员”、班子后备人选、入党积极分子、文明家庭等,在全社会形成了“争当标兵户、文明户,不当贫困户,耻当上访户”的浓厚氛围。该县“三零”平安村(社区)动态保持率97%以上,平安家庭达99%。
筑牢监督保障堤坝,探索积分管理新模式。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把积分管理等纳入监督内容和巡察范围,深化运用“凉亭夜话”等基层议事模式,通过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夜话”下沉监督,强化对“日常记录、定期评议、张榜公示”等环节的全流程监管,既擦亮了监督“探头”,深入发现问题,又找到了一线监督的有效抓手,打通了“文明积分”基层监督的“最后一公里”,以监督力量彰显积分管理的公信力、号召力。 (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