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经济·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文明生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23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夏季节注意摄生养护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众所周知,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但中医依据五行(木、火、土、金、水)理论,将其与五脏(肝、心、脾、肺、肾)、五邪(风、火、湿、燥、寒)相对应。由于四季无法与五行、五脏、五邪完全呼应,便有了“长夏”这一季节,它对应五行中的“土”,五脏中的“脾”,五邪中的“湿”。

    长夏的名称源自《黄帝内经》,但其时间区间并未明确。《中医基础理论》认为,长夏是从夏至到处暑的时间段,包含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共计60日。

    在五行中,长夏与脾脏相对应。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负责摄入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分配——通过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获取精微物质后,再经运化作用输布至全身。脾属湿土之脏,能化解体内多余的湿浊之气,缓解湿邪导致的身体沉重、头脑昏沉、乏力,食欲缺乏等问题。

    长夏季节天气炎热,尤其是伏天,阳气过盛而阴气匿伏于内不得发越,易造成中焦(脾胃)寒凉,影响脾的运化除湿功能。同时,外界湿邪最为严重,易乘虚侵入体内导致湿浊内停。因此,长夏虽天气闷热潮湿,实则是体内虚寒,湿邪容易侵袭的时期。此时若不注意调摄养护,易引发中暑、腹泻等病症。还有部分人此时不发病,到秋冬季节才出现“伏暑”症状,表现为发热恶寒、寒热往来、咽喉疼痛、大便溏而不爽、肛门灼热或者周身疼痛等。

    长夏摄生养护的关键在于,可适当降温防暑,但不可过食寒凉、过度贪凉,尤其是冰冻水果、冰激凌等,虽美味却伤脾胃、助湿邪,还可能导致发胖。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此时拌些姜丝、喝些姜汤,能温中散寒,大有裨益。此外,紫苏叶茶、紫苏拌凉菜也有很好的除湿作用,薄荷的效果也不错。    (三门峡武强中医院院长 李武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文明生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关注·金融
   第07版:经济·综合
   第08版:广告
抓牢暑假窗口期 织密校园食安网
专家走进田间为特色农业“把脉开方”
三门峡首位市场监管领域首席科普专家获聘
岗前“充电”强本领 党建领航促发展
深化警示教育 筑牢廉洁根基
灵宝两机构共筑老军人、老功臣康养家园
听召公典故知德政 学豫西剪纸续文脉
健康服务送上门 关爱一线建设者
守护新生儿健康
长夏季节注意摄生养护
“锦医之约”义诊送健康
巾帼志愿护航 爱心暑托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