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提醒大家保护个人信息,一网友介绍了自己遭遇电信诈骗的经历。他准备为家里老人买一台老年机,在网上进行咨询后,不久就接到自称某电信公司电话,说推出一项活动,预存2580元话费即可送一部手机,话费以每月70元、为期3年的方式进行返还。他的话费消费额度恰好符合活动规定,且赠送机型符合自己的需求,随即参与了该活动,但说好每月返还的70元话费,该网友表示只收到一次便再无后续,咨询电信公司才知道并没有此项活动,是自己上当受骗了,相当于高价购买了一部老年机。
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诈骗案件屡见不鲜,在电信诈骗中占据较大比例。这些骗术明显利用了所掌握的个人信息或相关背景,先入为主,令人防不胜防。
今年7月15日起,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将按照自愿原则,推行网号和网证。目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上线运行,广大用户可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申领并使用网号、网证,以便在互联网服务及有关部门、行业管理中非明文登记、核验真实身份信息,减少相关服务管理环节对个人信息的采集、留存,实现公民身份信息“可用不可见”,同时降低互联网平台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投入成本,此举有望从源头上降低个人信息泄露及滥用的风险。
如今,AI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的网络生活充满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变故,个人信息的防护,终究还是需要法律、技术、监管、公众意识的多方配合,才能形成可靠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