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陕州区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拨通了杨某的电话,询问他的近况,杨某欣喜地向检察官说起现状,回想起从前,杨某思绪万千。
2022年12月,退休教师老杨离世,其子杨某处理后事时,看着父亲的社保卡,一个念头悄然冒出:先多领几个月父亲的养老金,把欠的账还上。接下来的8个月里,老杨的养老金到账后,杨某均在第一时间将其转走,其中2000元用于还账,剩下的钱用于支付自己和妻子的医药费。一次,老杨退休前所在学校打电话问起老杨近况,杨某谎称父亲在外地看病。
2024年7月,警方联系杨某后,杨某拿着父亲的死亡证明和自己的银行账户流水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从2023年1月到8月,一共领了3万多元……”面对民警的询问,杨某供认不讳。随后,杨某把多领的3万多元全部退回。
“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可以从轻处理。”在区检察院的案件讨论会上,办案检察官反复琢磨,如何在法律框架里把宽严相济政策落到实处。“他的行为确实构成诈骗罪,但主观恶性小,还有自首、全额退赃情节。”办案检察官认为,根据刑法规定,杨某的情况符合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条件。
于是,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建议法院适用缓刑。“我们不光指控犯罪,更得考虑每个案子的具体情况,让司法处理既守住底线,又有人情味儿。”办案检察官表示。
2024年10月,陕州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对杨某作出判决,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并处罚金3000元。 (王飞 蒋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