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彦君)7月17日,市交通运输局围绕水上交通安全治理与重点项目推进开展专题调研,全面了解水上交通行业治理、执法监管、项目建设等工作情况,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凝聚海事力量。
毫不动摇,筑牢水上交通安全防线。持续发挥行业监管与行政执法联动协作机制作用,依法严厉打击水上运输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保障全市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坚持不懈,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聚焦水路运输、旅游航运、水上施工等重点领域,按照企业自查、县级排查、市级抽查的要求,对渡口、船舶、码头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隐患排查整治。建立“排查—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机制,对安全责任不落实、制度执行不严格、隐患整改不到位的企业,采取顶格处罚、挂牌督办、联合惩戒等强硬手段。
依法依规,厘清行业管理职责边界。对照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全面梳理海事部门和交通执法机构在船舶检验、船员管理、航道养护、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法定职责。强化与属地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协同联动,探索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执法机制,构建水上交通安全共治共管良好格局。
主动担当,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水上搜救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提升我市水上应急救援能力与行业安全应急水平。争取省交通运输厅和海事航务部门支持,依托黄河三门峡库区、小浪底库区,做好航道治理、码头升级等水运基础设施项目规划申报。加强与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汇报对接,开展黄河三门峡段通航条件专题论证,研究旅游客运、货物运输等场景的通航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