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2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池氏起源 渑池流芳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近些年,网络上流传着关于池氏可能发源于渑池的信息,本着对史实负责的态度,自今年4月起,渑池县党史方志研究室对此展开相关考证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

    经过查询姓氏研究权威古籍,有两个发现:一是唐代《元和姓篆》载“池,以所居为姓,汉有中牟令池瑗,魏有城门侯池仲鱼”;二是南宋《通志》记载“池,以所居为姓,汉有中牟令池瑗,魏有城门侯池仲鱼。望出西平,今为福州大姓,有池锷,登科”。这说明池氏,最早是以居住地为姓。

    为进一步考证,工作人员按照线索,和福建闽清等地党史方志研究室联系,并在与池氏有关的微博、抖音、百度贴吧留言,通过200多个电话,在福建福州闽清池建新、广东揭阳池林烽、贵州遵义池兵等池姓族人帮助下,特别是联系上福建姓氏源流池姓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池生金后,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收到了诸多池氏家谱和池氏家族活动信息,为考证提供了文献、文物依据。

    福建《龙溪池氏宗谱》(1964年重修版)、广东《渑池流芳——池家渡村谱志》(1998年重修版)、福建《汤川邹宦天公宗谱》(2001年重修版)以及2021年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江苏五省合修的西平堂《池氏七修族谱》等池氏家谱,均对池姓最早起源于渑池有清晰记载,所述基本一致,内容如下:

    池氏先祖发源于黄土高原之东,黄河中下游洛水之北,熊耳山之际的渑池。西周周穆王时,池姓太始祖“民公”辅佐周穆王有功,被封食采于渑池,遂以池为姓,居渑池300多年。春秋时期,渑池大部属于郑国,西部属于虢国。公元前655年,晋国假虞灭虢,渑池陷入战乱,池氏转居西河(两种说法:一种是在今山西、陕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另一种是在今河南安阳南部至鹤壁浚县一带)。再从西河迁徙西平(今河南省西平县一带)。因称本枝为“西平池氏”,后裔均以渑池为肇姓之地。从西周至今,池姓已有3000年左右历史。

    以福建龙溪池氏宗谱为例,宗谱封面上以“渑水源流远,龙溪世泽长”来追溯池姓发源地渑池。其书第20页收录的《宋代嘉泰元年(1201年)西平池氏宗谱序》记载:“民公事周穆王有功,封其食邑于西河渑池,遂以所居之地为姓,而万派之会、千枝之本皆原于此矣。”广东池家渡村谱志则以“渑池流芳”为名,传达了子孙后代对池氏起源地渑池的追溯敬仰与美好期许。“渑池”二字明确了家族根源于此,强调渑池是池氏的诞生地,是家族血脉与历史的起点,承载着“不忘本源”的宗族记忆。“流芳”则暗含对先祖在渑池开基立业、繁衍发展的称颂,寓意先祖的开拓精神、家族的血脉和家风从渑池开始,代代相传。

    此外,一些带有“渑池”元素的石刻、石雕、牌匾等,也成为池氏起源于渑池的见证。广东诸多池氏宗祠中,都有“渑池流芳”的牌匾或石刻。据广东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池渡村池林烽介绍,“渑池流芳”牌匾是他们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为纪念祖居地,池渡村还建有“渑池古庙”,是明代成化元年流传下来的古建筑。广州市天河区、汕头潮阳区等池姓集聚地都有“渑池流芳”牌坊(石刻、牌匾)传存。

    在2021年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江苏五省合修的西平堂《池氏七修族谱》中,“姓氏源流析”部分再次对池姓最早起源于渑池进行记载。其族徽的设计也别具匠心:上方五个弧形,代表熊耳山;下方三层波纹,代表了池泽,象征池姓得姓之地——渑池的地理环境。这些都体现了对渑池祖居地的追溯和纪念。

    当然,池姓也有其他的来源。比如源于秦司马公子池的池氏,源于河南固始(南阳一带)、陈留(今天河南开封一带)的池氏,源于朝鲜族和满族的池姓等。但其记载的发源时间均晚于渑池。然而姓氏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是维系家族记忆的纽带、是凝聚民族认同的符号,无论源于何处,千万个姓氏最终都融入中华文明的共同体,共同书写了“百家姓”的璀璨篇章。

    无论是祠堂匾额上“渑池流芳”,还是族谱中对祖籍地的详述,都在述说着这一家族与一方水土的近3000年羁绊。渑池作为各传世家谱中记载时间最早的起源地,也化为精神图腾,被池氏后人所记忆。    (钱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残缺成就的窑火遗珍
光影文字间解码张爱玲
“联墨”公益课堂 传播家乡文化
文化惠民 乐享成果
让孝道文化浸润童心
池氏起源 渑池流芳
博物馆暑期人气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