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粒麦种如何拱出春天
——《两平方米麦苗》创作谈
作者:张中杰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我的小小说集《两平方米麦苗》出版,是我文学创作路上的重要里程碑。这本书的创作过程浸润着我对生活、人性与文学的深刻感悟。

    《两平方米麦苗》的创作灵感来自我对城乡生活差异及老年人精神世界的关注。生活中,众多像田婶这样从乡村到城市的老人,在城市高楼间格格不入,内心孤独迷茫,对乡村的眷恋和对土地的热爱深入骨髓,即便城市繁华便捷,也无法填补这份情感。我观察乡村老人的神态、语言、动作,提炼加工生活素材,塑造出田婶这一人物。她初到城市的陌生不适、面对家人“破坏”麦苗的无奈隐忍,都取自真实故事,旨在让读者感受其内心痛苦挣扎、家庭情感纠葛及对乡村生活的执着坚守。

    《三重门》的创作灵感源于明代霍州知府曹端。这位理学名家一生清正,其任内的一桩悬案吸引了我:吏部侍郎为亲属说情,曹端如何在人情、法理、信仰间坚守本心?我认为此类历史抉择困境在当代仍具现实意义。构思时,我将曹端置于三重矛盾中:吏部侍郎手握升迁命脉,其亲笔书信带来人情压力;秉公执法会得罪当地豪绅,面临地方利益拉扯;曹端自身“至公无私”的信仰与现实压力对抗。为还原真实历史场景,我查阅大量明代律法与官场制度的资料,描绘霍州城风貌与司法流程。通过曹端书房踱步、摩挲圣贤典籍等细节,刻画他的内心挣扎。最终他在判决书上落墨,用颤抖的笔尖拒绝权力,捍卫道德底线。曹端近乎执拗地守护正义,折射出人性在利益诱惑前的矛盾与坚守。通过曹端与师爷对话、深夜书房独思、公堂断案交锋三个场景,快速推进矛盾冲突,结尾他将书信投入火盆,隐喻道德火种传承。此故事以古鉴今,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坚守内心的道德虽然艰难但却值得。

    这本小说集主题呈现多元化。书中描写了军人、警察、乡村干部等职业人物,展现其忠诚奉献、担当作为,传递家国大爱。如《兄弟井》质朴勾勒人间真情,“井”贯穿始终,承载记忆,象征血脉羁绊;《高原红》以诗意语言描绘高原人文与自然,传递生命张力,韵味悠长。

    我关注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刻画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希望引发对代际情感传承和文化根脉的思考。如《紧箍咒》中借“紧箍咒”的意象,展现老侯与经商的儿子之间的观念碰撞;《鳖回头》以老王放生老鳖串联清水湾的污染与治理,展现生态问题与人性坚守。

    立足史实解读古代名人,我查阅大量资料,在尊重史实基础上赋予人物新生命力,挖掘其精神内涵,展现时代的变与不变。如《雪泥飞鸿》以苏轼赴京赶考与赴任经历为脉络,融入诗意哲思,展现其心境变化与豁达情怀,让读者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社会底层人物立传,通过描写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展现平凡中的坚韧与伟大。如《寻找罗威纳》以警犬为线索,上演正邪博弈,用夸张、变形打破现实逻辑,让读者从不同视角审视生活问题。《三棵树》则以三棵树串联三个人物的命运与时代变迁,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终极思考。

    小小说篇幅短小、情节紧凑、寓意深刻。创作时,我追求简洁语言表达丰富内涵,对字词反复推敲,力求言简意赅。情节上,注重悬念与冲突,巧妙构思使故事迅速展开并达高潮,并精心设计结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与思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公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一粒麦种如何拱出春天
书单
于生活的褶皱间拾得“星火”
溜走的是时光 留下的是温暖
还原汉唐长安的盛世原貌
在“碎片时代”,守住阅读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