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州区委社会工作部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探索“多元共治”模式,推动社区治理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聚焦“明确身份”,推动新建社区赋码。为适应城市化进程、优化管理体制,陕州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动对接协调,指导临湖、神力等5个新建社区完成报批材料准备。经反复核对与审核上报,成功将其录入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信息系统。目前,5个社区已通过省级审批正式赋码,自此拥有“合法身份”,能够更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优化服务供给,开展各类惠民活动。
聚焦“强基赋能”,建强社区工作力量。探索社区工作指导员选派工作,联合陕州区委组织部从退出领导岗位的科级干部中,选派6人到试点社区担任社区工作指导员,制定印发《关于向试点社区选派社区工作指导员的实施方案》和《社区工作指导员职责》,并明确了18项今年完成的居民“急难愁盼”事项,通过精准选派、科学定责、严格管理,解决城镇化进程中人员短缺、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为社区治理“添智添力”。
聚焦“甘棠议事”,搭建群众议事平台。当地在网格全面推行“甘棠议事”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提高社区自治水平。通过开展“板凳议事”“敲门行动”“六色户卡”等特色活动,将议事场景搬到居民家门口,让群众便捷参与社区事务。这一举措不仅架起了社区与居民的“连心桥”,还探索出全民共建共治的社区治理新路。其中,大营镇锦绣社区表现突出,成为三门峡市唯一被推荐为全省城市社区议事协商试点的普通社区。
聚焦“典型培育”,探索社区治理模式。该区以大营镇锦绣社区为示范,创新打造“锦快办”治理模式。居民通过扫码即可上报问题,依托微信小程序“随手拍、即时传、速解决”的工作模式,实现问题快速上报。社区按照“分类分级、精准派单”原则,将问题派至责任主体,确保4小时内响应、限期办结。自运行以来,“锦快办”已处理违规占道、设施损坏等问题27件,响应效率提升60%,让城市治理更高效精准。
聚焦“引导融入”,凝聚共建共治合力。陕州区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覆盖面广、贴近基层”的优势,吸纳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成为“城事观察员”,使其化身城市治理的“移动探头”,助力风险隐患预警,激活城市治理“神经末梢”。陕州区采取试点先行策略,构建“巡查收集—智能反馈—社群共治”协同体系,还制作了实操指南与“观察员友好图”。目前,69名“城事观察员”活跃在社区治理一线,累计开展23场入户反诈宣传活动,协助交通疏导7次,发现解决问题56件,通过小程序反馈的“隐患地图”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依据。
(王建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