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6岁的王鑫华,是卢氏县农业农村局食用菌技术专家、省科技特派员,三门峡市拔尖人才、优秀专家、崤函大工匠,长期从事食用菌引进、试验、推广工作,在推动该县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擦亮卢氏食用菌发展底色,扭转因气候异常、品种单一且退化严重、技术落后、效益低下等制约因素,推动食用菌产业尽快步入坦途,1992年起,王鑫华先后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大等进修。学成归来后,他积极协助县工业信息化委、科协、农广校、职专等培训机构,举办食用菌香菇、木耳、羊肚菌、猴头菇等培训班逾300期,培训菌农超2.6万人次,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生产旺季或周末,他深入一线指导,帮菌农解决技术难题,使食用菌企业走出困境,帮助菌农减损200余万元。2015年以来,他先后引进羊肚菌、玉木耳等栽培技术,在多个乡镇建食用菌标准化大棚5000余亩,推广玉木耳栽培30余万袋。他还协助金海公司从上海农科院引进“申香215”香菇新品种,在全县推广种植800多万袋,每袋单产1.8公斤,总产值超10万元;协助顺林合作社推广“豫香一号”香菇品种,在徐家湾、双龙湾等乡镇推广种植80万袋,取得良好收益,并引来省内外参观学习1800余人次。
多年来,王鑫华一直从事食用菌推广工作。2015年7月,他接受组织任命,到该县东明镇北苏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11年间,除修桥铺路、救灾扶贫、抗洪抢险外,他发挥技术专长,大力在该村发展羊肚菌、玉木耳、黑木耳等食用菌以及花椒、连翘、苗木、核桃等产业,使该村户均产业达3个以上,户均收入、人均收入均名列全镇前茅,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五有六通”“两不愁三保障”全部达标实现,村容村貌显著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越来越好,顺利脱贫出列、步入小康。
2018年6月,王鑫华以县派科技特派员身份,领衔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引进金耳香菇、红托竹笋、黑皮鸡枞等6个食用菌新品种并试种成功,极大提升了该县食用菌品种多样性和产质效益比。他编写了《春季袋料香菇栽培技术要点》《夏天高温和香菇菌袋灾后菌袋管理技术》《香菇越夏管理技术》《香菇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科普资料,为菌农传经送宝。因成绩斐然,他先后获“三门峡市五一劳动奖章”“三门峡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标兵”“三门峡好人”等荣誉。
如今的王鑫华虽已近花甲之年,但他秉着“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坚定信念,仍旧在食用菌产业兴旺发达征途中跋涉着。 (叶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