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助推卢氏非遗焕发新彩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卢氏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目前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项。

    这些珍贵的非遗,既是卢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卢氏人民智慧的结晶。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非遗+”模式,不断加大保护和传承力度,让非遗绽放无限魅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文化支撑。

    “非遗+普查+保护”,完善建档立库。该县抓住国家文物局启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更新工作机遇,全面落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成立非遗保护中心,组织专业力量,对非遗进行全面普查、搜集、整理和项目申报,并运用文字、录音、视频等手段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引领传承人增强保护意识,对入库项目所涉及的资料,加强保护和利用。

    “非遗+活动+展示”,广为传承利用。该县广泛争取项目资金,在县文化活动中心和非遗所在乡(镇)、村及传承人家中建立展示厅,设置专柜展示,将项目的历史渊源、传承区域、表现形态、文化价值、传承谱系及保护现状广为传播。利用新时代文明讲习所、文化活动阵地和卢园广场等平台,在“五一”、“十一”、春节等时段,依托“连翘节”“樱桃节”“农民丰收节”“亲子嘉年华”等文化活动,开展非遗展示,让更多人知悉卢氏非遗保护成果。

    “非遗+赛展+工坊”,放大品牌效应。该县除向国家、省、市推荐申报非遗评审认证外,还助推传承人参加全国、省、市非遗活动,开展非遗作品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巡展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不断放大卢氏非遗品牌效应。

    该县第六批国家级非遗卢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廉正义,创作的《昭君出塞》《隋唐人物》等系列剪纸,先后在全国出版、展出并走出国门;该县第六批国家级非遗锣鼓书代表性传承人、陕州锣鼓书第五代传人王东粉,近40年间在阡陌乡村、全国各大城市传唱,将锣鼓书广为传播;该县省级非遗卢氏烙画代表性传承人王东林,制作的系列木版烙画前往多地巡展,赢得群众口碑;省级非遗卢氏泥塑代表性传承人杨强强,创新开辟“泥玩杨”牌系列泥塑工艺品,已走出国门……

    目前,该县30多名国家、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各条线上创作不辍,剪纸、面塑、手工布艺、锣鼓书等非遗正在莘川大地绽放全新光彩。   (叶新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点泥成“金”的千年“灵兽”
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迎来新一轮参观热潮
庙底沟花瓣纹彩陶钵首回三门峡“省亲”
博物馆里悟砥柱精神
陕州地坑院景区夏夜焕新
“非遗+”助推卢氏非遗焕发新彩
以文化人,先要亲民
阿卡贝拉点亮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