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下水道往上冒污水,雨再大点怕是要漫到屋里了!”近日,灵宝市五亩乡走马岭村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居民段美仓望着不断冒泡的窨井心急如焚。这场强降雨,让小区污水管网不堪重负、严重堵塞,23户居民家中出现不同程度返水,巷道积水最深处达30厘米,严重威胁群众安全。
“紧急通知,全体党员10分钟后在搬迁小区集合!”该村党支部书记薛海彦的紧急通知发到了村组干部群里。10分钟后,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组成的抢险队抵达现场。薛海彦带领队员徒手撬开井盖,腐臭的污水混合着淤泥喷涌而出,“管道淤泥堵塞较长,必须人工清淤!”他话音未落,便和队员们一起开挖堵塞点,清理缠绕的塑料袋、树枝等杂物。由于管道淤泥堵塞较长,只能先挖出一条排水渠,将雨水排出。经过协调沟通,第二天一早,包村干部和该乡应急消防队派出的一辆消防车抵达现场,用消防车的高压水枪反复冲刷管道淤泥。经过5个小时连续奋战,堵塞管道被彻底疏通,小区排水恢复正常。
站在刚刚疏通的排污渠旁,薛海彦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坚定地说:“这次险情暴露出老旧管网的短板,我们近期要对这个小区的污水管网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彻底解决汛期内涝问题。”这番承诺让围观群众吃下“定心丸”。
这场多部门联动的排险行动,正是五亩乡党员干部落实“四下基层”制度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该乡将网格治理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47件。此次排险中,乡、村两级干部第一时间响应、全过程参与,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用实际行动落实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难题促实效”的工作要求。
“走马岭村的这次排险,不仅疏通了堵塞的管道,还搭建了党员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正值汛期,要持续完善应急响应机制,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把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守护群众安宁的实际行动。”五亩乡党委负责人表示。 (谢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