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静怡)近年来,我市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持续创新体制机制,夯实乡村有效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全方位、全链条为农服务体系。
发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形成“市级统筹、县级谋划、乡级主战、村级落实”四级联动格局。建立群众共商、共建、共管“三共”机制,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让农民真正参与到和美乡村建设的各个环节,破解“政府干、群众看”难题。建立制度健全、职责明确、管护到位的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通过“信用+”、积分制、聘用制等方式,探索“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第三方运作”管护模式,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探索“党建引领+市场化运营”模式。灵宝市健全“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动机制,函谷关镇东寨村打造“函谷关游玩、函谷关品小吃、东寨村赏景”特色路线,引入专业设计运营公司,提升民宿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旅游发展,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效果显著;陕州区金果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采用“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实行果树苗木、肥料农药、技术指导、销售服务“四统一”,带动130户农户规模化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实现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渑池县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村级合作组织平台,引进经营人才,形成“专业运营+村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打造一系列乡村旅游项目,今年“五一”节前后实现经营收入1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