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伙计们,蜂来了!”近日,渑池县果园乡苏庄村500亩烟叶示范方内,一辆装载蚜茧蜂的车辆缓缓驶入,烟农杨智珲快步迎上,熟练地协助卸运这些特殊的“小卫士”。
“农业生产,防虫是关键!越早防控,损失越少,咱们的收入才有保障。”杨智珲一边搬运虫箱,一边分享经验,“这几年靠绿色防控,虫子少了,打药次数也减了,省时又省力。”
现场,不少烟农自发帮忙卸虫。打开虫箱,几只蚜茧蜂振翅而出,引得众人驻足围观。来自20公里外天池镇的种烟大户郜松奇专程赶来:“这蚜茧蜂治蚜虫效果好,成本降了,烟叶质量和收入都提高了!”
当前烟叶进入旺长期,蚜虫、烟青虫等害虫进入繁殖高峰期。为确保防治效果,蚜茧蜂生产厂家技术人员现场开展“两蜂”释放培训:“去年讲过蚜茧蜂释放技术及注意事项,但操作细节必须再强调,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治虫效果!”技术人员拿起装有蚜茧蜂的黄盒子,向全县10个烟站技术骨干及烟农代表示范操作,众人用手机记录关键步骤。
培训现场,技术人员还带来新“帮手”——装在“奶茶杯”中的叉角厉蝽。这种益虫在其他烟区试点时,防治烟青虫效果显著,这次将在苏庄村示范片首次试验。新举措引发烟农热议。
近年来,三门峡市烟草公司渑池县分公司持续探索绿色防控新模式,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替代传统化学农药,推动烟叶生产从“被动打药”转向“主动防控”。“我们通过释放益虫、安装诱捕器等措施,既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又提升烟叶品质和烟农收益。”该分公司副经理李亮介绍,今年全县烟田蚜茧蜂实现全覆盖,夜蛾黑卵蜂覆盖1350亩,诱捕器覆盖5000余亩。
果园烟站工作人员将蚜茧蜂盒,夜蛾黑卵蜂卡有序布置在烟株间,随着“两蜂”正式“上岗”,一幅绿色生态的烟叶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席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