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卢氏县以“小窗口”为改革突破口,创新“动”“静”结合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从“被动处理”向“主动服务”转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下沉园区,实现“一站办”。聚焦园区企业需求,卢氏县政务服务中心梳理社保缴纳、纳税服务等30余项高频事项下放至园区,组织业务骨干进驻园区“摆摊设点”,打造“园区的事园区办、园区办事不出园”服务新常态。今年已为园区16家重点企业提供“面对面、手把手”帮扶指导。
服务直达企业,推行“现场办”。该县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组织相关业务窗口主动上门,集中解决企业登记、社保服务等领域的难点问题。1月至5月,累计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2000余件,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服务跟进项目,保障“畅通办”。针对项目申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工作人员深入项目现场提供“保姆式”服务,不仅将申报表单送上门,还详细讲解各项表单填写方式及网上申报流程,为企业量身设计项目手续办理流程图,推进项目审批手续简洁、快速办理,切实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实现了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从备案到取得施工许可最快5个工作日办结、政府投资项目从立项批复(备案)到取得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限压缩至24个工作日。
服务延伸农村,深化“基层办”。该县依托乡(镇)、村(社区)两级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窗口下沉农村,针对留守老人、困难群众等群体,推出“零障碍”畅通办、“零等候”即时办、“零距离”就近办等适老、适残服务。今年,该县累计开展农村就近办事服务1200余场次,让群众办事更省心。
服务精准到家,便民利民暖心。该县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将残疾证、新生儿户口申报等业务前移至医院,实现“一站式”办理。同时,针对行动不便、高龄困难群众,组织职能部门上门办理医保、养老保险、残疾证等业务。今年,县政务服务中心或专业机构已上门服务260人次,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办事难题。 (高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