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2025,历史长河奔涌不息,奋斗征程波澜壮阔。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河出昆仑派九州,屹然砥柱立中流。”一路走来,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突破千难万险而矢志不渝,源于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复兴伟业蒸蒸日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一)
“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在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一本1938年新华日报馆印行的《论持久战》陈列其中,封面上毛泽东同志的苍劲笔迹,不时引来观众驻足轻诵,唤起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和思考。
“挥将日月长明笔,写就雷霆不朽文。”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至暗时刻,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以马克思主义者的深邃洞察力,科学分析敌我双方优势短板,准确预见战争走向进程,指明正确战略方针,有力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极大增强了国人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心和信心。这部彪炳史册的光辉著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对夺取抗战胜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惊涛骇浪更见砥柱中流。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决维护、巩固、发展统一战线,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回望历史,人们更能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的启示弥足珍贵,实践的昭示深入人心。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带领近一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中国彻底告别绝对贫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面对不断升级的外部打压遏制,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不断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隘,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充分证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从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到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强核心,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担当历史重任,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从历史走向未来,一个共识日益牢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也要看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对着一个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的世界,内外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形势越是复杂、任务越是艰巨,就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三门峡的滔滔黄河浪中,有一巨石,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人称“中流砥柱”,曾为渡河船只指引安全航道。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推动民族复兴航船向前进,就有了战狂澜、驭风浪的定海神针,就有了指航定向、行稳致远的航标灯塔。
(二)
近日,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被通报,相关人员受到严肃处理,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坚定意志和动真碰硬纠治“四风”顽疾的坚强决心,充分释放了全面从严治党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曾几何时,“上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等不良现象令人忧心忡忡。如今,中央八项规定日益成为深入人心的硬杠杠、铁规矩,作风建设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金色名片”,我们党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2024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