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活过》:治愈时代焦虑的良方
黄伟兴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活过》是蔡澜的唯一一本自传,是一部以时光为墨、岁月为纸写成的“另类回忆录”。全书涵盖家庭、工作、美食、旅行等多个方面,浸润着真实生活质感,蕴藏着诸多打破常规的人生智慧。

    作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澜将此生经历的种种起伏尽数付诸笔端,既不避讳在邵氏电影公司任职时,因坚守艺术追求导致预算超支的冒失往事,也不掩饰投资餐厅失败后陷入倾家荡产境地的窘迫时刻。这种“真实”与一般名人传记中常见的“成功滤镜”截然不同,更像是将苦厄岁月化作笑谈、把尴尬糗事酿成故事的生存哲学,将一生的智慧都凝聚在字里行间。

    蔡澜的笔墨凝练,风格洒脱风趣。书中的叙述打破了人们对其“电影监制”“食神”等身份的刻板认知,他任性但绝不放纵,而是保持一种清新的态度。当下社交媒体中,人们往往只展示生活中的高光瞬间,成功学、鸡汤文往往营造出一些焦虑论调,而蔡澜的这部自传恰似一杯清凉的白开水,让人在清醒中意识到过日子不必强求光鲜完美的表象,实实在在的本真状态才是生活的根本。

    书中随处可见他对生死的深度思考。幼时在潮州目睹葬礼时的惊惧、青年时在电影片场与死神的数次擦肩而过,乃至暮年将身后事安排得井井有条,这些经历拼凑出他对“人终有一死”的生活态度。曾有一次飞机遭遇剧烈颠簸,邻座乘客吓得浑身发抖,问他:“你经历过死亡吗?”他却端起酒杯淡然一笑:“没有,但我活过。”这简短数字,将活着的意义阐释得淋漓尽致。

    在当下这个被焦虑裹挟的时代,人们总习惯想着“再等等,等成功了再享受生活”,用难以靠近的目标将自己层层束缚。实际上,活在当下才是生命的硬道理,不必较真,但也不可敷衍。对蔡澜而言,品尝一顿美食、踏上一场旅行、写下一篇文字,皆是认真活着的印记,更是对抗生命虚无的在场证明。

    书中对“玩”的诠释早已超越物质层面的桎梏。往昔主持《今夜不设防》时,与张国荣、林青霞畅聊至深夜的言谈;组织苏格兰威士忌寻访时,顿悟“简单原料亦能酿成佳酿”的哲思;步入晚年后,开设网店售卖咸鱼酱、疫情防控期间在家钻研新菜谱……这些经历也正应了他那富有哲学意蕴的“尽量”箴言:“尽量地学习、尽量地经历、尽量地旅游、尽量地吃好东西,人生就比较美一点。”

    在当今时代,太多人被信息洪流与欲望浪潮裹挟前行,活得如同缺乏情感的机械工具,而蔡澜这套“烟火气哲学”正是最佳解药。他让我们觉得,幸福或许就藏在街角那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里,躲在与朋友深夜长谈的欢声笑语中,存在于那些看似平凡却能让人心头温热的琐碎时光里。

    《活过》并未遵循传统自传的线性叙事脉络,而是以拼图般的结构,将不同主题的回忆碎片缀连成完整的人生图景。蔡澜有意打乱童年逃难、日本留学、邵氏职场、晚年独居等经历的时间顺序,看似信手拈来的笔触下,实则每一段叙述都蕴含着对“人究竟该如何生活”的深刻思索。他从“美食”“电影”“金钱”“感情”等话题讲述他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我们甚至可以在他描绘一碗云吞面的过程中,便能领悟从满足物质需求到追寻精神自在的生命进阶。

    蔡澜的“活过”哲学,本质上是以温和的姿态与现代社会的主流规律对话。当世人皆追逐效率至上,将“成功”异化为标准化模板时,他呈现出一种即兴发挥的生活态度。尤其在年轻人被“内卷或躺平”的抉择困扰、因“35岁危机”“专业选择”焦虑不堪时,《活过》如同一种治愈时代焦虑的良药,能让人平静地说出“活着,就是活过就够了”。

    也许,这种生活态度正是对抗生命虚无的良方。生活是一场宴席,无须凉了才动筷,只要我们全情投入、保持好奇,将每个当下的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便是对生命最本真的尊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从家族脉络中打捞文明火种
书单
《活过》:治愈时代焦虑的良方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破圈”
匠心笔墨间 道韵自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