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夕阳映照在三门峡黄河湿地,一架农业植保无人机掠过连片农田,以科技手段助力农业病虫害防控。地面指挥站内,操作者紧握操作杆,精准操控。在三门峡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低空经济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低空经济不是悬浮的概念,而是扎根民生的新引擎。”谈及低空经济发展,三门峡国控通航无人机团队话语中满是笃定。作为区域低空经济拓荒者,这支团队锚定“人才先行”战略,构建起覆盖场景应用、基础设施与产业支撑的“8+5+3”发展体系,推动低空经济从理念构想逐步转化为服务民生的实践动能。
2025年4月落成的三门峡CAAC无人机执照培训中心,如同一颗火种,点燃豫西地区低空产业的燎原之势。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不仅要培养技术人才,更要推动无人机与智慧城市、农业、应急救灾等场景深度融合。”目前,该中心已为公安、消防、物流等领域输送近百名持证飞手。未来,该中心还将与高校合作,打造“培训+就业”全链条生态,助力更多人在低空经济蓝海中锚定发展方向。
如果说国控通航无人机团队是本土低空经济的实干先锋,那么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总规划师郭琪则是一位“战略擘画者”,以“顶层设计”的智慧为三门峡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在2025年举办的低空经济宣讲活动中,郭琪提出:“三门峡应依托黄河生态与区域区位优势,打造豫西低空经济走廊,与郑州、洛阳协同发展,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协作。”这一极具前瞻性的建议,成为三门峡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引。郭琪团队还参与设计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未来,无人机将在山区物资投送、森林防火监测等任务中大显身手,为民生安全加装“空中守护网”,提升三门峡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竞争力。
在三门峡,低空经济并非单一的存在,而是与多个领域深度融合,绽放出了多元的光彩。
暮色浸染黄河生态廊道,无人机航拍服务成为吸睛焦点。专业飞手操控搭载超清镜头的无人机,带游客领略高空视角的壮美。“低空航拍+生态文旅”的创新模式迅速走红,2025年“五一”期间,超2万人次慕名打卡,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等产业发展,让黄河之美借助镜头名扬四方。
在陕州苹果种植园,无人机化身为“农业小卫士”,为种植园提供病虫害监测服务。通过先进技术,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机。
……
无人机送快递、空中游览、医疗急救……这些场景在三门峡都将逐步实现,让更多人领略低空经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