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党的二十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推动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不断提升,精神面貌更加昂扬,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坚定理想信念 持续固本培元
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党的二十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理想信念的明灯在人民群众心中闪亮。
大众化传播科学理论,听党话跟党走的信仰根基不断厚植——
一支立麦、一名理论讲解员,在浙江杭州“‘青’你来说·理论开放麦基层理论研讲”活动现场,青年们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主题,开麦畅言,气氛格外热烈。
“开放麦”形式是浙江理论宣讲省级层面的新探索,通过将年轻人喜爱的脱口秀形式运用到理论传播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接地气、有生气、富有吸引力的大众话语,才能架起科学理论通向群众的桥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
党的二十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战线坚持以百姓视角、百姓语言、百姓情怀推动理论与大众“零距离”“面对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来到群众身边,走进百姓心田。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山东淄博“明理胡同”、重庆“小院讲堂”等理论学习活动深受群众欢迎;“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等传唱“新思想”,有力激发群众共鸣;中央主要媒体推出重点栏目和融媒体产品,理论普及半径持续拓展……
思想光芒照亮前路,理论学习直达心间。
当党员、干部更加自觉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当理论宣讲“青年讲给青年听”,当理论学习辅导读物上榜“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党的好声音化作社会最强音,回响在中华大地。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继续前进的奋斗热情充分激发——
今年4月3日,“礼赞民族英雄、弘扬抗战精神”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近千名师生来到这里,抚今追昔,于党史中汲取新的力量。
“今天我们在课本里读到的‘胜利’,是无数人用鲜血换来的。真正的缅怀是让他们的精神活在每个人心中,这是对英魂最好的告慰。”北京东直门中学初二学生张瀚仁说。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