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我自信,我能行’互动环节,我发现自己有很多优点,面对升学挑战也不再害怕了!”近日,灵宝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解放路校区六年级学生小王在心理健康团辅活动后感慨道。这一幕,是灵宝市卫生健康委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进校园”行动的生动缩影。
高位统筹 织密“防护网”
为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部署,灵宝市卫生健康委将青少年心理健康纳入健康中国行动核心任务,成立专项工作组,出台《心理健康科普进校园三年行动方案》,构建“卫生健康委统筹、项目办牵头、医校社协同”机制。灵宝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办公室整合灵宝市第五人民医院、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专业力量,组建“多巴胺心理健康科普团队”“心理咨询师讲师团”,今年已深入13所中小学,开展活动20场,服务师生2000余人次。
专业赋能 开出“暖心方”
“我们要用游戏化方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会自我调节。”灵宝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李东芳介绍,该院聚焦情绪管理,在焦村镇一中通过“乌鸦和乌龟”游戏解析压力应对;在寺河乡实验学校创新沙盘治疗,引导学生用集体智慧打造“秘密花园”;秦岭学校的“森林灾难”游戏、川口乡中心小学的“正念冥想”课程,让学生在沉浸体验中提升抗压能力。
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侧重特殊群体关爱与家庭教育。朱阳一小的“悦画心灵”绘画辅导让留守儿童画出“幸福时刻”;特殊教育学校的“盲聋合作”团建帮助师生释放压力;儿科主任荆举文在川口乡中心小学主讲《解锁身高密码 守护心灵花园》,实现身心共护,家长王女士感叹:“原来长高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
长效护航 构建“新生态”
为确保工作实效,灵宝市卫生健康委建立了“月调度、季评估”的动态管理机制,在7所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服务站,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档案,实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同时,通过组建专业督导团队、开展师资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灵宝市第五人民医院已先后深入焦村镇一中、故县镇中心小学等9所学校,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则在朱阳二中、特殊教育学校等6个学校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活动。从教室里的欢声笑语到家校群的热烈讨论,灵宝市正以专业力量守护青少年的“心灵晴空”,为健康中国建设写下温暖注脚。 (刘铁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