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凌晨4时,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禹王路街道黄村秦新斐一家已经起床,匆匆奔向黄瓜大棚。
他家黄瓜卖得贵,为啥市场还抢手?记者跟随秦新斐一探究竟。
4时20分,秦新斐一家人钻进了大棚。棚内,黄瓜在晨曦中泛着水灵灵的光泽。秦新斐和家人迅速忙碌起来,手指在藤蔓间灵巧翻飞,一根根黄瓜被轻轻摘下,放进筐里,动作十分麻利。
“你尝尝这黄瓜,脆甜得很!”秦新斐顺手摘下几根递给记者。“咔嚓”一声,清脆的声响在棚内回荡,汁水在口中四溢。
谈及种黄瓜的诀窍,秦新斐眼睛发亮:“时间要掐准,品种要选好,管理要精细,施肥用农家肥,这样才能种出好黄瓜。”
今年黄瓜产量不算高,但秦新斐对品质的坚守从未动摇:“吃进嘴里的东西,质量必须过硬。”
7时20分,秦新斐开着满载黄瓜的三轮车奔向批发市场。8时,老批发商们围了过来:“就盼着你家的黄瓜呢!”“这黄瓜吃着就是放心!”
秦新斐的妻子高小红热情地招呼着,称重、收钱。一个多钟头,黄瓜就卖光了。
秦新斐家有4座黄瓜大棚,占地4亩多。“以前在外打工,顾不上家。现在种黄瓜虽然苦点累点,但日子越来越好了。”他笑着说。
十几年来,秦新斐和家人坚守着这片土地,用汗水浇灌出了“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