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汪潭)为服务好第三十届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暨中部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等重大活动,连日来,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紧扣精细化作业主线,围绕机械作业、洒水冲洗、普扫保洁、卫生整治、公厕管理、垃圾清运等环节,多举措全方位打造干净整洁美丽有序的城市环境。
提前谋划,压实责任。该中心制定专项提升方案,细化层级分工,同步做好保障物资筹备、机械车辆维修保养及一线人员增配工作。建立“发现问题—整改落实”闭环机制,确保环卫作业提质增效。
机械增效,擦亮设施。新增2台机扫车辆,每日凌晨4时起对市区主次干道开展2—3次湿扫作业。采取“快慢道齐扫、人机互补”模式,机械覆盖主干道,人工补扫机械盲区及停车区域,提升道路洁净度。
强化冲洗,深度清洁。对主要道路、重点区域每日增加1—2次洒水降尘,并开展“城市家具”专业清洁行动。累计冲洗护栏30余公里、人行道20余公里,擦洗公交站台50余个、公益广告120余处,果皮箱、垃圾桶等设施1300余个,擦亮城市“面子”。
加强巡查,全域覆盖。一线环卫人员全员上岗,每日凌晨5—7时增加1—2次集中普扫,重点清理树坑、墙根、拐角等卫生死角。新增20名保洁人员,对三门峡国际文博城、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实行“全时段巡回+重点区域延长”保洁,作业时间延长至22时,确保无盲区、无死角。
优化服务,提升品质。对主城区89座公厕开展全方位清洁,深度保洁洗手台、镜面等设施,更换门帘25个、香薰50盘,配发灭害灵80瓶,维修设施15处,通过高频次巡查、动态消杀,保障公厕干净无异味。
动态清运,常态管护。调配5台备用车辆,对小区及沿街垃圾实行“增加频次+动态巡查”,每日增运1—2次。同步维护垃圾桶150余个,更新破损容器30个,落实定时消杀,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容器整洁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