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走进湖滨区崖底街道的果蔬大棚,满眼皆是丰收盛景: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西红柿挂满枝头;一根根碧绿的黄瓜垂挂在藤蔓间;一簇簇如玛瑙般的大樱桃令人垂涎不已……缤纷色彩,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画卷。
近年来,崖底街道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在“特”上做文章,发展特色农业项目,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该街道积极拓展思路,构建“统筹谋划、支部引领、典型带动”发展机制,深入挖掘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强化政策、项目、资金多维扶持,引导陈宋坡村、岗上村立足村情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品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整合分散土地、资金等资源,培育不同特色的“产业树”。上述两村聚焦无公害蔬果、大棚樱桃、胡羊养殖等特色产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建立起形式多样、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动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自2010年起,陈宋坡村流转土地350余亩,发展高标准、无公害日光温室蔬菜大棚280个,引进先进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养殖仪、自动卷帘机等设施,种植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和奶油草莓、西瓜等水果,每个大棚年收入2万—3万元左右,因品质优、绿色安全,深受市民及周边消费者青睐。”该街道农业农村办负责人说。
此外,该街道还加大政策宣传引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培训,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农户的种植养殖水平。目前,开展技术指导培训6次,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
崖底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开展电商技能培训,运用网络直播带货,为特色农产品搭建起良好网销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全力推动辖区农产品“出圈”,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王娜 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