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侯鹏云)近年,我市将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作为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作为落实省委“四高四争先”的必然要求,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抓手,持续用力、精准发力,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
县域产业积厚成势。依托县域支撑,全市“8+6”产业集群和12条重点产业链持续壮大,有力助推我市打造材料新城和高端制造之城。灵宝市的黄金、铜箔产业,渑池县、陕州区、示范区的铝产业,义马市的煤及煤化工产业,已初步形成全产业链,正加快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中原黄金冶炼厂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黄金冶炼企业,宝武铝业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精尖铝板带生产企业,宝鑫电子成功生产3.5微米级极薄超强电解铜箔,是目前全球最薄铜箔,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高纯锗、高纯镓、高纯砷产量分别占全国25%、27%、30%。以宝鑫电子、骏通车辆、中车重装等为代表的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进入产业链中高端、成为发展关键环。
城乡融合持续深化。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持续完善,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更加科学,“五区融合”和“十大片区”建设协同推进,城乡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三门峡至洛宁高速公路、崤函大道贯通等一批项目顺利推进,以城带乡融合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医疗、政务服务等公共服务不断向乡村延伸覆盖,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
县域改革纵深推进。开发区改革持续深化,经济开发区入选全省唯一一家专注于新一代电子材料领域发展的未来产业先导区,灵宝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被确定为全省开发区集群发展领域10家试点之一,湖滨区获批省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县域放权赋能改革稳步推进,目前,全市已赋予县(市)341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县域经济发展自主权稳步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宅基地盘活利用初见成效。
乡村振兴全面提速。1.5万户脱贫监测对象稳定增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乡村产业势头强劲,2024年全市粮食产量再创新高,首次迈上15亿斤台阶,农业基础更加牢固、发展更有底气。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8.4亿元,农产品出口11.7亿元、位居全省第四,其中,干鲜瓜果、浓缩果汁等产品出口额稳居全省第一位。乡村建设有力有效,全市所有乡镇政府驻地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户厕改造位居全省前三,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307元,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不断攀升。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我市积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乡、区域办学条件差距持续缩小。投资11.1亿元的湖滨区医疗卫生健康中心项目主体已完成,投资9813万元的新建老年服务中心项目进展顺利,两年内全市医养康养床位将达5000张,医养康养条件将得到持续改善。此外,我市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三保”底线持续兜牢,政府债务风险持续化解,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全力提升综合治理效能,打造渑池县“阳光听证”化解矛盾纠纷、卢氏县村民议事激活基层治理“微细胞”等基层治理品牌,推动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