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豫西伏牛山腹地,一场以“多园协同一体化”为抓手的工业变革正深刻重塑着卢氏县域经济版图。今年以来,该县紧扣现代化卢氏建设“3733”工作布局,以“扩区、增容、降本、提质”为总体思路,通过构建“一核引领、多点协同”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成功实现山区工业从“破茧”到“蝶变”的转型升级,为资源大县向产业强县跨越注入强劲动能。
系统重构,重塑产业格局。面对4004平方公里广袤县域内“小远散”的产业分布困境,卢氏县以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核心引擎,整合19个乡镇资源禀赋,构建起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
在卢氏县产业园,茶香四溢的连翘茶加工厂、车流滚滚的物流中心与高炉林立的生物质热电厂交相辉映,这里的工作人员正在为中药材产业园等12个特色项目绘制“产业图谱”。“就地取材、就近生产”的“1+N”模式已吸引23家企业入驻,在该县有27家企业从事香菇及其提取物、核桃仁等农产品加工出口。今年一季度,卢氏县外贸出口额达3.82亿元,同比增长692%,呈现井喷式增长,其中香菇及其提取物季度出口额首次突破3.5亿元。
梯度培育,锻造产业矩阵。通过实施“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梯次培育计划,卢氏县新能硅业等一批行业“隐形冠军”脱颖而出。在新能硅业科技有限公司分装车间内,采选设备的轰鸣声与调度通话声、往来的机车轰鸣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奏响了一曲大生产乐章。
“2024年,我们的石英砂产量近6万吨,产值约4000万元。目前,我们正在与安徽国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卢氏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共同成立卢氏县新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卢氏硅基新材料产业园及硅基新材料研究所。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0亿元,税收1.3亿元,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届时卢氏将成为国内较大的精品板材砂生产基地之一和省内数一数二的光伏砂生产基地。”企业负责人唐启飞说。
2024年数据显示,卢氏县高新技术开发区“四上”企业从45家增至102家,总产值突破40亿元,两项核心指标实现“双翻番”;13项省级考核指标增速位列前茅,形成百亿级领跑方阵与支柱型标杆方阵协同发展的产业矩阵。
要素革新,打造绿色引擎。柯利恩热电生物质锅炉项目创下“7个月投产”的卢氏速度,年消纳农业废弃物9.6万吨,为园区企业降低50%能源成本。为之配套建成的屋顶光伏项目使企业电价直降34.8%,水资源循环系统预计再降50%用水成本。目前,卢氏县开发区水电气网综合覆盖率已达98%,物流成本同比下降25.7%,全要素成本优势领跑豫西地区。
服务升级,优化营商生态。“一企一策”专题会商机制破解企业发展难题126项。在“局长带头、全员上阵”的助企模式下,卢氏县政务服务效率提升60%,企业满意度达97.3%。京东邮政智慧物流体系、新农科数字农业平台等15个创新项目的落地,彰显出“企业家站C位”的服务理念已转化为发展实效。
随着“多园协同一体化”体系的纵深推进,卢氏县正将4004平方公里的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胜势。2024年上半年,全县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跃居全省前列,资源大县的产业强县之路愈发明晰。 (聂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