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晚间,三门峡市某商住一体化小区霓虹闪烁,人头攒动,“滴滴……”湖滨区检察院在该区域构建的执法协作平台屏幕开始闪烁:
派出所:@市场监管 某某酒吧有未成年人。
市场监管:@派出所 请锁定证据,我们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行政处罚。
检察院:@市场监管 请把你们行政处罚的证据标准给现场的公安民警说说,让他们按照要求取证。
市场监管:@检察院 好的。
市场监管:@派出所 店内监控、现场照片、执法记录仪监控以及民警作的笔录就够了,公安同志们辛苦了,我们会依法走立案程序。
这是该院创新运用智慧综治执法协作平台,推动社会治安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工作模式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湖滨区检察院干警在办案中发现,涉未成年人案件中有多起案件系在酒吧发生,未成年人在深夜进入酒吧逗留、消费、饮酒、玩乐,极易诱发犯罪或遭受侵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酒吧应由市场监管和文化旅游部门执法监管,但一方面,酒吧基本上在晚上10时以后才步入经营高峰时段,深夜监管难度较大,且监管缺乏必要手段,行政执法中没有查验身份证、强行进入酒吧检查等职权;另一方面,具备以上职权的公安机关缺乏行政执法权,与相关执法部门沟通缺乏有效平台和机制,导致监管乏力。
为破除在酒吧等场所的执法监管时间壁垒、证据壁垒和执法手段壁垒,湖滨区检察院探索在某商住一体化小区构建智慧综治执法协作平台,各执法部门巡查监管时即时联动、协作配合,快速规范处置案件,形成打击合力,同时预警预防相关犯罪行为。近日,公安机关在巡查中发现该小区有4家酒吧即将开业,在协作平台和市场监管部门沟通后,联合社区、文广旅、城管部门,对酒吧经营者开展联合约谈,对重点问题进行提醒,督促酒吧经营者签订守法承诺书;市场监管部门在办理营业证照时,发现该区域刚刚办理执照的无人KTV娱乐酒吧违法风险较高,立刻在执法协作平台预警,公示该无人KTV娱乐酒吧的业务范围和开业地点,检察机关在平台提醒辖区各监管部门和居委会、街道办注意加强监管,防患于未然,文广旅部门执法监管人员当天即赶到该酒吧现场提醒预警……
目前,该区域的智慧综治执法协作平台已处理案事件65起;各部门开展协同执法43次,查处商户违规经营75起,消除消防隐患15处,该地刑事立案数同比下降31.6%。 (张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