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平仄间丈量山河
——马华松诗歌艺术的多维透视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2025年,诗人马华松梳理自己20年诗歌创作心路历程,浓墨重彩地打造了黄河“六颂”(《黄河颂》《秦岭颂》《砥柱颂》《母亲颂》《大坝颂》《天鹅颂》)系列,展现了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河山的无限眷恋,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敬畏,其立意站位、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无不显示了一名“宣传干部”的深厚文学素养、浪漫诗人气质和独特创作风格。

    立意高远: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

    马华松的诗歌,立意高远,气韵恢宏。他善于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爱之中,构建出一种宏大的历史叙事和宇宙观。

    马华松诗作“六颂”的选题与布局颇具匠心。先是以《黄河颂》对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孕育民族血脉、精神的激情放歌,继之以《秦岭颂》对秦岭以父亲山角色赋予民族根脉、魂魄的由衷讴歌;然后以《母亲颂》,以对人伦母亲的礼赞,呼应对自然、本源之母的“天”伦母亲黄河的歌颂,继之以《砥柱颂》对《秦岭颂》的“山”的意象、人格、情怀的“再聚焦”“再加强”,由宏观走向了中观,由历史走进了现实;《大坝颂》和《天鹅颂》则直接从现实切入,将新时代中华民族在治理大河,实现冲淤排沙、化害为利,追求天人合一征途上的历史壮举,以及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初获成果表现得淋漓尽致。

    布局严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呈现

    马华松的诗歌布局严谨,结构精巧。他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和宏大的视角,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巧妙融合,构建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无论是《黄河颂》,还是《砥柱颂》《秦岭颂》,诗人描写自然风光,多以春夏秋冬、东西南北为展开之序;追怀历史,则多以时间之序由古及今、由远及近道来。在诗中,通过对黄河、秦岭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寓含了对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黄河颂》里,他以黄河为载体,不仅歌颂了自然的壮丽与伟岸,更隐喻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与勇往直前的精神。诗人以“天龙出雪域,奔流走东海;万里入胸怀,颂歌传千载”开篇,令人荡气回肠,既描绘了黄河的源远流长,又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辞章优美:情感与哲理的深刻交融

    作者善于在平凡的事物中发掘不平凡的美,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情感与思想。

    在《秦岭颂》中,“一座座山峰,宛如龙脉骨骼耸峙挺立;一道道美景,犹如巨幅画卷妖娆瑰丽。陶醉了周礼韶乐,慷慨了秦风汉韵,倾倒了唐诗宋词,成就了诗圣诗仙”一气呵成,势若“贯口”,节奏感、韵律感极美。

    在《大坝颂》中,作者巧妙地抓住由于大坝的修建,在当时出生的一代人起名上留下的历史印记,唱出“建峡出生的故事,爱峡父母的初恋,红峡头上的丝巾,文峡手中的钢笔,每个‘峡’字的背后都珍藏着,流金岁月最红最火最美的纪念”历史旋律。

    《母亲颂》开头,“一曲黄河颂歌,时时澎湃着对母亲炽热的情感;一首秦岭礼赞,处处萦绕着对母亲深沉的思念”,“双桥”飞架,直接从对黄河、秦岭的歌吟之中,打开了吟颂母亲的情感之门,引来了至高至圣的源头活水。诗人以朴素的语言深情地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细节描绘,将母爱的光辉与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寓含着对生命、孝道等哲学命题的深刻探讨。

    优势独特:双重身份下的艺术创新

    作为一位体制内的宣传干部,他的诗歌既有对工作的深刻感悟,又有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这种双重身份使得他的诗歌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元,在表达上更加深邃含蓄。

    在“六颂”诗歌中,黄河母亲、人生母亲与中华民族、与儿女子孙的血肉联系,本质上与大地之子安泰和大地母亲的联系一样,都是相同、相通的,都是人民和执政党血肉关系的诗意呈现。

    在《天鹅颂》中,诗人以诗的语言“诠释”天鹅“回家”的缘由:“是‘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鼓舞了她,是崤函儿女打造黄河流域生态示范区的发展蓝图感动了她,是如诗如画魅力三门峡的五彩霞光吸引了她。”他以诗人的敏感与细腻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将平凡的生活赋予诗意与远方,这种独特的艺术创新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也拓宽了诗歌的视野和深度。    (赵轶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国际·灵宝新闻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破圈”传播
陕州锣鼓书在中原传统音乐展演中大放异彩
渑池县举办文艺志愿教练员培训班
指尖生砚韵 非遗焕新生
市民协实施系列文艺活动繁荣民间文艺
在平仄间丈量山河
市作协“文润崤函名家讲堂”开讲
西安精粹豫剧团队到我市联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