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妨多读苏东坡
王自民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近年来,苏东坡“出版热”已成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苏东坡文集、选本、传记等,汗牛充栋,解读文章更是蔚为大观。读者为什么偏爱苏东坡?笔者认为原因或许有一个:爱他“内核稳定”的文化性格。

    身处快节奏的当今社会,无论我们关切事业生活还是内心成长,当走进苏东坡的世界,都会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所激励。

    苏东坡的文化性格首先体现为“旷”。苏东坡的“旷”形成于几次挫折之后的痛苦思索,他曾贬居黄州、惠州、儋州三地,每次都经过激烈的感情冲突和心绪起伏,都经过从喜到悲,再到旷的变化过程,这使他的旷达性格日趋稳定和深刻,经得住外力的任何打击。其次是“谐”。用解嘲来摆脱困苦,以轻松来化解悲哀。他被贬惠州时,有“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的趣语;到海南后,有“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的诙谐诗……这些都是他的化解之道。再次是“适”。苏轼人生思考的落脚点和性格结构的枢纽点是平和恬适、淡泊洒脱。他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愉悦,通过对美食、美景、身边之乐的随手采撷,或写安适之趣,或写禅悦之味,都能于平淡的细节里最大限度地发掘到诗意,这充分展现了他对自我和外在世界的完全自适和充分和解。

    每个中国人的内心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绿洲,它由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滋养而成,苏东坡的风范与智慧可以让我们更从容地面对生活的雨雪风霜,人生若觉少快乐,不妨多读苏东坡。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国际·灵宝新闻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伏牛
   第08版:城建·交通
“书香三门峡·好书月月荐”
平凡中书写不凡
洞悉生活的本质
生生不息的野草之魂
微言感悟
从一句诗说起
不妨多读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