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气象局大风黄色预警提示,预计本周我市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受冷空气影响,风力整体较大……”5月8日上午,三门峡市第二实验幼儿园虢国园小四班班主任闫菊花老师在班级群里发布提示,这类提示已经是近期第四次发布。
最近三门峡大风天气频发,记者梳理发现,最早一次在4月12日,三门峡市出现了大风天气,阵风9到10级,局部地区11级以上。随后,4月30日,我市受雷暴大风天气影响,阵风9到10级,局部地区12级以上。
5月2日,我市受雷暴大风天气影响,阵风风力达8级以上,并伴有雷电,局地伴有冰雹等强对流天气。5月5日大风持续,我市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5至6级,阵风9至10级……“2025年春季,三门峡市频繁遭遇大风天气侵袭,高山站极大风速达到15级,三门峡与渑池国家基本气象站均刷新建站以来全年历史极值纪录。”三门峡市气象局业务科科长效文娟表示。
大风天气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张琪分析,4月以来,我国冷空气活跃,三门峡市频遭大风天气侵袭。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4月以来,西伯利亚高压显著偏强,我国东部地区低槽活跃,多冷涡发展东移,引导冷空气多次南下,冷暖气团在河南交绥,形成较大的气压梯度,导致大风产生。二是春分节气过后,地表和近地面空气升温迅速,而高空大气还保留着冬季低温、强风状态。当地面和高空温差很大时,通过湍流,高空的强风动量会传导至地面,使得地面风力进一步加剧。三是冷空气南下前我市气温较高,冷暖空气交汇激发强的雷暴大风天气,导致风力进一步加大。
面对复杂气象形势,市气象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递进式开展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加密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发布并升级大风预警信号,通过微信群、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短信、广播电视等多渠道推送大风预警信号及避险知识,提升民众自救互救能力,全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面对频繁出现的大风天气及近期强对流天气,市气象局建议: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做好强对流、大风应对准备工作。二是关注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对电力通信设施、交通运输、旅游出行、城市运行、工农业生产等造成的影响。三是户外行人和工作人员减少户外活动,注意远离棚架广告牌等搭建物。四是做好大跨度建构筑物、临时搭建物、广告牌等的防风加固,停止高空、水上户外作业。加固设施温棚、牲畜圈棚等,防止大风天气揭膜损膜、损坏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