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耕德育沃土 奏响育人新曲
——陕州区教体局德育创新工作纪实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是塑造学生心灵、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陕州区教体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多维度持续发力,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德育工作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思政课建设——

    筑牢德育主阵地

    “课堂+课外”“校内+校外”“理论+实践”“学校+家庭+社会”……在陕州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促共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生、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得益彰,“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全面建立。通过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结合,初步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一体化德育体系。

    该区各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组建红领巾少年宣讲团,开展“陕州少年讲党史”“红色故事进讲堂”等活动,挖掘周边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组织开展各类研学活动,形成了植根于民族历史、乡土传统、红色传承、校园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增进学生爱国情怀。按照“四个引路人”要求,选优配强思政课教师,持续打造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团队干部为主力的德育队伍,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

    构建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该区各中小学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方位提升学生思政教育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筑路引路,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有效增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时代性和实践性。

    班主任队伍建设——

    打造德育主力军的“强师工程”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区教体局精心谋划,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着力打造德育主力军的“强师工程”。

    系统培训,提升专业能力。针对不同教龄、不同经验水平的班主任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新入职班主任着重进行班级管理常规、学生心理特点等基础知识培训;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则聚焦班级文化建设、家校沟通技巧、学生问题行为干预等高阶技能的提升。同时,邀请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优秀班主任开展专题课堂,分享前沿的教育理念和班级管理经验。3年来,共计培训班主任1200人次。

    搭建平台,促进交流成长。定期组织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班主任工作交流,围绕班级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通过相互交流为班主任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加强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选拔13名班主任骨干成员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指导中心,定期对各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进行工作培训,不断扩大工作室建设规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班主任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班主任进行表彰奖励。每年开展“优秀班主任”“两创两争”评选活动,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自”教育——

    构建学生成长新样态

    为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区教体局响应三门峡市教育局号召,在全区各学校推行“三自”(自律、自立、自强)教育,引导学生在思想认知、学习求知、生活感知等方面养成良好品行和习惯。

    陕州外国语学校结合“做最好的自己”校训和“五好少年”成长目标,制定了特色行动方案,从开学典礼的校长思政课到每天大课间的德育“三自”微课堂,从校园内悬挂的“三自”五彩条幅到分学段设计的21天自主成长计划记录表,通过整理书包挑战赛和学雷锋歌曲、学雷锋志愿活动和红领巾“三自”好习惯养成宣讲、义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突破自我,重塑良好习惯。

    该区各学校还通过主题班会、组织主题活动等形式,全方位推进“三自”教育。陕州小学开展了“我是自理小能手”“自律的一天”等活动;区实验中学将“三自”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和学雷锋活动月活动一体推进,先后开展了雷锋故事分享会、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养成教育辩论赛、主题手抄报展评、洁城行动、宿舍内务评比活动等。

    心理健康教育——

    织密心灵成长防护网

    区教体局聚焦机制保障、师资配备、教育载体、排查疏导、家校联动等关键环节精准持续发力,多措并举,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该区各学校积极完善校级心理咨询室、谈话室和团体辅导室建设,区教体局依托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成高标准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该区31所中小学分别成立家长学校31所,建立团体心理辅导教室20个、个体心理咨询室25个。陕州中学进一步健全心理健康团队辅导室硬件建设,购买学生心理健康筛查专业设备,为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扎实基础。

    该区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会,邀请专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坚持“防管结合”,做好心理疏导,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重点群体和重点学生,按照“一生一案”原则,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和咨询、稳定的危机评估与干预服务。

    一年来,该区各中小学开展相关课题研究10余项,在心理健康典型案例评比中,7件案例作品获得市级奖励、2件获得省级奖励。陕州中学教师王翠萍在全国心理健康优质课赛讲中获得二等奖,并成为省级心理健康视导专家。陕州中学的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团队、陕州外国语学校的“心灵港湾”教研团队受到了三门峡市心理健康视导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陕州中学、陕州一中、陕州外国语学校被命名为市级心理健康试点学校。

    家庭教育——

    激活协同育人新动能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区教体局积极探索家校合作新模式,通过多种途径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凝聚家校教育合力。

    通过开展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家长志愿者活动等,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邀请教育专家、优秀教师为家长授课,内容涵盖家庭教育理念、方法、亲子沟通技巧等。利用线上平台开设家庭教育专栏,推送家庭教育知识和案例。3年来,该区各学校举办家长培训活动20余场次,参与培训家长3万人次。

    除传统的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外,该局还鼓励学校创新家校沟通方式。许多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平台,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发布学校的工作动态和教育资讯。同时,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增进家校之间的互信和理解,为家校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明校园创建——

    打造德育载体“新高地”

    省级文明校园、温馨校园5所,市级文明校园10所,该区各学校创建文明校园参与率达100%……文明,是陕州区的城市底色,也是学校的亮丽名片。

    近年来,该区中小学校利用升国旗仪式、团班队会开展“青春志愿行”“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印发《致全区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组织未成年人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校园卫生清扫、文明宣讲等活动168次,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文明你我、志愿先行”的理念,全面提升了校园文明程度和师生文明素养。该区教育系统以四级志愿服务队服务为抓手,在学校、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做小小志愿者”“环境清洁”“关爱帮扶”“文明劝导”“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弘扬文明美德,宣传文明理念。

    如今,陕州区各学校绿树成荫、花草繁盛,文化长廊、宣传栏、雕塑等人文景观错落有致。各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文化墙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知识等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明的熏陶,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五类学生”关爱教育——

    构筑成长兜底保障网络

    区教体局聚焦“五类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心理有障碍学生、身体有基础疾病学生、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的学生)群体,将“五类学生”作为学校关爱教育的重点,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据统计,该区共有五类学生1585人。各学校建立了“一把手”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员参与、层层负责的工作保障机制,从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入手,努力让“五类学生”健康成长。

    各学校将“五类学生”管理纳入考核机制,进一步强化压力传导,提升管理和转化质效。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题班会和每月1个主题的系列德育活动,切实将“五类学生”关爱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区教体局把“五类学生”关爱教育工作纳入责任督学督导内容体系,组织督学人员从7个方面对各校“五类学生”关爱教育工作进行专项督导,实行跟踪问效。通过全区上下对“五类学生”的关爱教育,各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得到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问题学生明显减少。

    “通过德育创新实践,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自主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等得到了持续提升,家校合作更加紧密,教育生态持续优化。”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薛吉冰表示,陕州区将继续深化德育领域改革,创新德育工作方法,丰富德育工作内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教育力量。    (杨振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民声
   第07版:连线基层
   第08版:瞬间
深耕德育沃土 奏响育人新曲
党建引领绘就基层高效能治理新画卷
“小切口”发力 净化教育生态
多维度发力为基层减负
点亮生命 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