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三门峡旅游市场火爆,各大景点游人如织。一个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环境,成为提升游客旅行体验的关键要素。三门峡不仅有着多样的旅游资源、强大的消费活力,更以其良好的文明风貌,让每一位慕名而来的游客为之倾心。
漫步于三门峡,碧水环绕、繁花簇拥,30万株月季在涧河之畔摇曳生姿,蓝香芥与芍药在陕州公园织就斑斓花毯。相关部门在节前加班加点修整景观造型、补植绿化苗木、检修基础设施,用“绣花功夫” 扮靓城市窗口。游客们穿行花海,或驻足静赏生态风光,或在“簪花姑娘”月季打卡点有序留影,自觉将垃圾投入分类垃圾桶,与如画景致相映成趣。文明,早已融入三门峡的一草一木,化作游客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注脚。
在陕州地坑院,当地商户热情招呼客人时,不忘提醒“按需点餐、拒绝浪费”,农家乐里“光盘行动”成为自觉;景区志愿者身着红马甲,主动为老人孩童引路,耐心解答问题。而函谷关景区观看实景演出时,万人观演区秩序井然,没有喧哗插队,这些温暖细节,让三门峡的人文魅力与文明风尚交相辉映。
城市的文明气质,更体现在“以客为尊”的服务细节中。“五一”前夕,三门峡交警部门提前发布交通指南,在热门景区周边增设临时停车位,各酒店宾馆推出“文明入住小贴士”;文旅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欺客宰客行为。当文明成为城市的自觉追求,旅游便不再是简单的“到此一游”,而是一场主客共享的美好遇见。
从自然景区的生态守护到人文景点的文化传承,从市民游客的自觉践行到城市服务的精准提升,三门峡的文明风貌,成为融入城市血脉的精神标识。它让八方来客在领略“天鹅之城”魅力的同时,更记住了这座城市的温度与风度。当旅游热潮退去,留下的不仅是游客手机里的美景照片,更是文明底色绘就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