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纪雨童)记者近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市农产品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实现“开门红”。其中,鲜果类出口位居全省第一。
从数据来看,一季度,我市农产品出口货值5.4亿元,同比增长250.4%,在全省排名第三位。其中鲜水果和果蔬汁出口货值居全省首位。食用菌及其制品出口货值4.4亿元,增长553.2%;鲜水果出口货值4423万元,减少24.6%;果蔬汁出口货值3313万元,增长69.9%;核桃仁出口货值2043万元,增长395.6%。这些农产品分别出口马来西亚、越南、孟加拉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
作为特色农业市,我市聚焦特色农业,全力抓好农业生产,不断做强特色筑牢发展根基。截至4月底,持续开展果园春季管理技术服务,落实施肥160万亩,病虫害防治140万亩,疏花定果110万亩;播种蔬菜面积12.5万亩;食用菌栽培规模3.5亿袋;中药材在田面积98万亩,连翘、杜仲、柴胡、丹参等主导品种占比超86%。
培育龙头引领产业升级。围绕果品、食用菌等优势产业招商引资,引进哈三联、金海生物、乐氏同仁等高科技型企业,同时积极培育壮大本地企业,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1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30个。农民合作社4650家,其中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4家。家庭农场总数达到4250家。基本构建起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合作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龙头企业为引领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提质量打造安全标杆。制定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15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34项。农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达到99.3%,灵宝市被评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湖滨区、义马市、渑池县、陕州区、卢氏县、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被评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持续推进灵宝市国家级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重点市)建设,推荐湖滨区等4个县(市、区)申报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同时建设一批田头冷藏保鲜设施及商品化处理设施,提高农产品贮藏保鲜、商品化处理能力和品牌链运作效率,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
塑品牌激发发展动能。全市拥有有效期内绿色食品、名特优新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60个,绿色食品面积11.33万亩。先后创建“灵宝苹果”等10个河南省区域公用品牌和“二仙坡”苹果等16个河南省知名企业品牌,打造“仰韶大杏”等29个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灵宝苹果、陕州苹果、渑池辣椒、卢氏香菇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灵宝苹果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陕州区张汴乡苹果、灵宝市寺河乡苹果入选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灵宝苹果”“卢氏连翘”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