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文明生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新”而行 聚“材”成链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上接第一版)通过技术攻关,以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分解母液和赤泥为主要原料,提取金属镓,年产能分别达80吨和50吨。金属镓的提取不仅提高了矿产资源附加值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同时提升了氧化铝品质,减少了生产废弃物排放,实现了以最小的自然资源代价获取最大利用价值。

    紧接着,经过提纯的金属镓就运到了位于渑池县的全球第六家、河南省唯一一家MO源制造商——河南承明光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用“炼金术”把金属镓变成三甲基镓等光电半导体新材料,自此,实现了从原料按“吨”卖到新型材料按“克”卖的转变。

    当下,我市正全力打造“矿山开采—赤泥/富镓渣—4N商品镓”上游产业链,提升高纯镓制备技术,扩大6N三甲基镓产品生产等中游产业优势,以原材料稳定供应促进产业链不断延伸,推动镓产业链上中下游整体协同发展,提升镓产业链韧性和质量效益,建设国内重要的镓基新材料生产基地。

    目前,用于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的高纯锗、铼等金属材料,我市的产能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5%、28%。全市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年主营业务收入已超800亿元,金属新材料及上下游配套企业28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4家。

    (二)

    高纯石英砂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材料,如今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半导体等领域。然而,全球90%的高端高纯石英砂曾长期依赖美国等国的矿山,我国科技产业一度面临“卡脖子”风险。

    直到超纯矿物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资源评价中心负责人李开文带领团队在我市卢氏县漂池矿区完成3668.45万吨高纯石英原料矿石资源量提交,才让“中国芯”的基石扎根中原大地。

    但矿石的发现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石头”变成能用于高科技产品制造的“超纯材料”。

    超纯矿物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力量,也是我市打造材料新城和高端制造之城的重要引擎。该院自去年成立以来,先后完成了矿权设立、详查勘探、生产线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其提纯关键技术团队以我市花岗伟晶岩为原料成功制备生产出4N5、4N8级高纯/超纯石英砂,并接近5N,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替代打下坚实基础。

    年产1万吨电子级高纯石英砂项目建成投产,年产1万只大直径石英坩埚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高纯石英产业实现了“矿石—石英砂—石英器件—石英坩埚”试验线的链式贯通,为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增添了信心与实力。

    与此同时,“老产业”在崤函大地也焕发了新活力。我市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正将传统煤化工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很难想象,彩色丝线、汽车部件、电子电器、医药用品……都有煤炭的身影,而这些都是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祥化工”)延伸化工新材料产业链的成果。

    在开祥化工,煤炭实现了“从黑到白”的“七十二变”:转化为1,4-丁二醇,市场价值提升16倍;转化为高端PBT,市场价值提升近20倍;转化为可降解塑料产品,市场价值提升近25倍……

    2024年,开祥化工甲醇、二甲醚、BDO、PBT产量分别达到20.3万吨、1.74万吨、9.14万吨、0.9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成为国内第二家取得BDO无限量出口欧盟资质的企业,并再次实现PBT产品对外出口,有力巩固了全国BDO出口时间最早、出口范围最广、华中地区唯一一家PBT出口企业的品牌优势,持续推动我市优质产品远销“一带一路”沿线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

    依托开祥化工产业优势,我市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打造“煤→甲醇→1,4-丁二醇→PBT/PBAT/PBS”产业链,提升企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在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

    创新链是产业链发展的源头活水,产业链是创新链落地生根的载体。

    我市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推进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创新联盟等建设,着力提升研发平台能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材料创新成果转化效率,推动产学研用一体贯通、研发转化体系优化重塑,努力实现“基础研究一技术攻关一技术应用一成果产业化”全过程无缝衔接。

    2022年3月,我市与郑州大学联合组建了河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并投资建设中试基地。其中“无氨氮钼冶金新技术”项目是该实验室的首个中试项目,已于去年11月实现转化签约。

    “我们聚焦高纯钼的清洁生产,致力于摆脱氨氮对于钼行业的百年束缚。”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中伟说,“用我们的技术建成的生产线,生产流程将缩短30%,钼回收率提高10%,产品纯度相比传统工艺高出一个数量级,年产值将达40亿元。这得益于三门峡建设中试基地,便于开展原创性理论和颠覆性应用研究,一举贯通产学研用,按下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的快进键。”

    与无氨氮钼冶金项目同在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院士产业园的另一个项目也尤为亮眼,那就是NPR新材料项目。

    202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矿山工程岩体力学专家何满潮带着改变家乡的赤子情怀,将全球领先的NPR(负泊松比)锚杆锚索钢材技术带回三门峡。

    这种新型钢材屈服强度是普通螺纹钢的2倍多,1米长可以拉伸到1.68米长不断裂,延伸率在30%至68%之间可调,具备既高强又高韧、均匀大变形、抗爆抗冲击等优点,被命名为“何氏钢”。这项成果迅速在三门峡产业化,年产5万吨NPR新材料项目成功投产。2024年3月,何满潮院士又把他领衔的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总部落地我市。

    自然资源部超纯矿物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在我市揭牌,华鑫铜箔6微米铜箔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宝鑫电子4.5微米单卷7万米超长极薄铜箔全国第一,中原黄金冶炼厂成为亚洲单体最大的黄金冶炼企业,宝武铝业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精尖铝板带生产企业……向“新”而行,聚“材”成链,如今,我市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有力带动全市工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东方希望(三门峡)铝业的金属镓直供承明光电制造半导体新材料,恒康铝业的铝水直供戴卡轮毂制造汽车部件,天工膜材的电池隔膜直供普德新能源制造锂电池……放眼三门峡,一条条新材料产业链实现了从“单链突破”到“系统作战”,推动产业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如今,三门峡新材料产业链培育已步入“深水区”。未来,我市将聚焦省委“四高四争先”,围绕“新河文山农”五篇文章、现代化三门峡建设“13561”工作布局,加快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书写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生动注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文明生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专题·金融
   第07版:经济·综合
   第08版:瞬间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
汇聚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磅礴力量
勇担时代重任 凝聚奋进伟力
我国将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大阪世博会四川活动周拉开帷幕
新闻速览
向“新”而行 聚“材”成链
拍卖公告
拍卖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