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文明生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同谱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新篇
作者:本报记者 王婉媚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艺术家们到军营慰问。 资料图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召开,当日从北京传回喜讯,三门峡再次被命名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了“七连冠”。我市“双拥”氛围浓厚,此前已连续六届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八次蝉联河南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多年来,我市军地各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积极作为,人民军队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共同谱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新篇

    ——我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工作综述

    

    巍巍崤山,见证着一个个动人的双拥故事;悠悠黄河,高唱着一曲曲军民的鱼水欢歌。

    三门峡,是一片有着悠久革命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沃土。从军史布衣第一人陈廷贤帮助红二十五军翻越的深山峡谷,到陈谢兵团挺进豫西时的黄河古渡;从拥军支前重要枢纽的八路军兵站,到军民同心抵御外侮的抗战纪念馆;从红军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新时代拥军工作的“三个优先”……这里处处绽放着双拥之花、演绎着军民鱼水深情的精彩故事。

    从2000年首次摘得桂冠,到2025年实现“七连冠”的历史性跨越,我市用二十五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创新,构建起“军民同心、双向奔赴”的双拥工作新格局,让双拥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以来,我市军地各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创新实践新时代三门峡拥军“三优先”原则,全市“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支持、全民参与”的大双拥工作格局日臻完善,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持续巩固,崤函儿女和驻峡部队官兵鱼水情谊更加深厚,谱写出新时代“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双拥工作新篇章。

    强化引领 营造浓厚双拥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双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军地双方要密切协作,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共同续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新篇。”

    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历来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坚持政治首要标准,坚决扛稳扛牢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政治责任,把双拥工作融入全市发展总体目标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

    “推动军民融合,持续深化双拥共建。军地各级要进一步丰富融合形式、提升融合层次,突出军地协作促融合、突出双拥共建促融合、突出助推发展促融合,推动形成军需和民用一体、平时和战时衔接、经济和战略兼容的工作格局。”市委书记范付中在2024年市委常委会议军会议上强调。

    “要进一步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加大对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关心、支持力度,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所需,真心实意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办实事解难题。”市委副书记、市长徐相锋在2025年春节走访慰问时强调。

    只有高度重视,才能高位推动:

    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把双拥工作列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将支持部队练兵备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写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军分区党委工作报告;

    每年春节前夕,全市各级都会组织召开党政军座谈会,畅叙军民鱼水深情,共商双拥共建大计,深入了解并解决驻军实际困难;

    每年7月10日至8月10日,全市各级都集中开展双拥宣传月活动;

    每年八一、春节,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都会带队慰问驻峡部队官兵,主动征询解决备战急需、部队急用、官兵急盼事项;

    大力实施“五个一”双拥创建工程,即建强一支双拥创建领导班子、打造一批标志性双拥宣传阵地、选树一批双拥模范和拥军典型、建立一支双拥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一批丰富多彩的双拥创建活动;

    为规范双拥工作,军地双方共同制定了《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党政领导过军事日制度》等10余项工作制度,并根据新时代双拥工作发展需要制定了《三门峡市拥军支前军地协调机制实施意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双拥工作联络员制度》等;

    ……

    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的成绩背后,凝聚了全市各级军政部门的心血与功劳。

    和平岁月,亦须铭记国防之重。

    “1984年12月,在边境作战中,1颗炮弹落在我前方,我的左眼一片模糊,陷入昏迷。在那场战斗中,我身中9块弹片,右腿至今仍有2块未能取出来……”今年3月,老兵徐兆林应邀来到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宣讲。

    他是“木棉花”,老兵宣讲团成员之一。“木棉花”也叫英雄花,因为其花朵颜色鲜红如同一腔热血,而且花落后不褪色。

    “身边的典型最有号召力,英雄故事是激励青年学子热爱国防、献身国防的生动教材。”据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伟介绍,他们从全市退役军人群体中,遴选出30名理论功底好、政治素养高、表达能力强,且热衷宣传国防教育的骨干力量组成“木棉花”老兵宣讲团。他们带着一个个红色故事,走进市区多所院校,开展国防教育宣讲。

    建立健全国防教育“六进”机制、全市中小学均把双拥和国防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市图书馆国防教育阅览室免费向全市军民开放……我市大力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厚氛围,使双拥和国防教育入脑入心。

    优化服务 提升拥军支前质效

    “打仗需要什么,支前就保障什么;部队最缺什么,支前就准备什么。”

    我市牢牢把握新时代双拥工作“向战为战”“服务部队备战”鲜明导向,积极推动双拥创建工作向备战打仗聚焦用力,全市普遍成立了拥军支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拥军支前军地协调协作工作机制,围绕部队在备战打仗中的实际需求,积极推动问题解决。

    某地有一段道路,经常发生落石、滑坡,影响驻军部队转场通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市迅速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专班,筹措资金,迅速行动,很快就完成了路面整修、边坡加固工程。

    我市建立军队和地方“互提需求、互办实事”的“双清单”工作机制,系统收集驻峡部队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召开双拥工作联席会议,并迅速解决。

    2022年年初,某部驻地通信基站信号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质改造建设列入军方提报需求事项。市、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双清单”推进会,多部门联合办公,高效协调移动、联通、交通、宣传等部门,及地整改到位。

    2021年以来,军方提报的14件清单事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着眼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党和政府持续在解决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上下功夫。

    “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问题,而且还是安排在师资力量好、离家最近的外国语小学。”2021年9月3日,刚转业到三门峡市的火箭军某部原副营职参谋邓国利,迫不及待地把这一喜讯分享给原单位战友。

    这是我市常态化解决军人“三后”问题的一个缩影。

    我市认真落实河南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实施细则》和《常态化解决军人“三后”问题的实施意见》,统筹协调全市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扎实做好现役军人、军烈属子女入学工作。2020年以来,全市先后为473名军人子女解决入学入托问题。

    “虽说离家远点,但这些企业提供的岗位,工资待遇和发展空间都不错,我已在线上投了几份简历……”近日,退役军人张鑫鑫参加了退役军人春季线上招聘会后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我市与市场前景广阔、用工需求大的江苏南通建立联合用工机制,借南通市“春风送岗”活动东风,积极筹备线上招聘会,协调长三角企业提供8000多个岗位定向招聘三门峡退役军人及军人家属。

    同时,我市还积极扶持随军家属就业,深入开展助力随军家属就业工程,2020年以来,全市为23名随调军人家属进行对口安置,协调推进51名随军家属(无工作)通过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聘用到全供事业单位,累计为随军家属发放未就业生活补助593人次共计547.17万元。

    军地同心 绽放双拥幸福之花

    “真没想到,退役军人还能享受这样的优待……”2024年12月下旬,退役军人李强在当地医院看病,结算时发现部分项目费用已减免,让他兴奋不已。

    “做好拥军工作,光靠政府力量不够,只有汇聚社会资源,构建起全民参与的社会化拥军格局,才能让拥军‘朋友圈’越扩越大。”为此,我市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军地联动、全民参与”的双拥路子,打造社会化拥军新模式。

    2023年7月,三门峡军分区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行业协会等多家单位发出社会化拥军倡议,全市一大批爱心企业、门店和社会组织积极响应,主动申请加入拥军行列,自觉创新拥军服务、拓展拥军项目,推出“优先、优质、优惠、优享”等暖心举措。经过企业申报、资质考评、综合评定,80家拥军企业成为该市第一批命名授牌单位。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325家资质深、口碑好、服务强的门店(企业)加入社会化拥军行列,服务范围涵盖医疗、餐饮等20多个行业,示范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化拥军氛围。

    义马市拥军模范彭红霞热心拥军事业,十年如一日关心帮助抗战老兵;爱心大姐张巧娥团队连续4年赴天安门慰问国旗班官兵;少年军校张彦团队致力于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进校园,10年间培训“兵教官”40余人,使全市26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近6万名学生受益;渑池县组建“老兵工作室”,聘请来自不同领域的老兵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以战友情化解老兵心结,帮扶困难老兵解决实际困难78人……全市一大批拥军志愿组织有情怀、有担当,务实创新开展社会化拥军活动,“请党放心、拥军有我”成为最响亮的誓言。

    广大官兵“视驻地如故乡,视人民如父母”。2016年以来,三门峡军分区陆续开展支部联建、助学兴教、乡风培树等工作,南梁村很快摘掉了贫困帽子。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军地商议决定,因地制宜发展绿色蔬菜产业,通过建设蔬菜大棚助力农业增效、村民增收。”南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安桥回忆。

    “军地联合在乡里举办种植业培训班,免费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还负责推广销路……”一条龙服务让村民信心倍增。搭起大棚种蔬菜,村民腰包鼓起来,南梁村的蔬菜大棚由原来的6座,增加到了12座。三门峡军分区还专门为村子修建了水渠、引进大型滴灌工程,推动蔬菜大棚种植规模化、产业化。

    2021年夏季,河南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郑州、新乡等地出现严重城市内涝和山区洪水。三门峡军地联动,驻军部队、武警和消防应急救援力量火速驰援郑州、新乡。28个双拥志愿服务组织的675名双拥志愿者,积极投身抢险救援,抢救安置受灾群众上万人,挽回财产损失数百万元。

    军分区和驻峡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在积极投身“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火热实践的同时,深入开展“为第二故乡添彩”军地双拥共建活动,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担当有为、在应对急难险重时主动靠前、在防疫防汛等关键时刻处处彰显“人民军队为人民”的英雄本色。

    二十五年风雨兼程,七连冠再启新篇。

    我市用“七连冠”的辉煌成就,诠释了“军民团结如一人”的深刻内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座黄河岸边的全国双拥模范城,用真情与担当证明: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既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更是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当嘹亮的军号与城市的脉动同频共振,一曲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壮歌正在崤函大地激情唱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文明生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专题·金融
   第07版:经济·综合
   第08版:瞬间
共同谱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新篇
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 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功发放首笔“外贸贷”
健步走 聚合力
兑零“小”服务 惠民“大”担当
理性面对保险 警惕“代理退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