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陕交界的灵宝市豫灵产业集聚区,国投金城冶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投金城冶金”)正以“绿色化筑基、智能化赋能、高端化突围”的创新实践,实现着“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三链融合的绿色智造跃迁。
近年来,面对有色金属行业的激烈竞争,这家大型企业如何突破传统产业瓶颈,实现从“传统冶炼重镇”到“智能绿色工厂”的华丽转身?日前,记者走进国投金城冶金,揭秘其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的转型路径。
走进国投金城冶金稀贵中心,银自动浇铸机械臂正以毫米级精度抓取成型银锭,行云流水般完成码垛作业。
“传统工艺的中频浇铸,作业环境温度高、现场烟气大。我们推进落实设备自动化革新,实现了加料、称重、熔化、成型、抛光、打标、码垛自动化作业。”国投金城冶金生产管理部副经理丁永昌表示,传统冶炼的“高温、高尘、高负荷”场景正在被智能技术重构。
作为集有色金属冶炼、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国投金城冶金积极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形成了覆盖贵金属、基础材料与化工原料的多元产品体系。
在产业链的垂直攀升中,国投金城冶金展现出惊人的“炼金术”。面对复杂金精矿处理难题,企业科研团队攻克“富氧底吹造锍捕金”核心技术,使金、银、铜回收率突破98.5%,并成功将回收元素由传统的4种增加到10余种,真正实现了复杂金精矿的“吃干榨净”。其核心产品中,黄金、白银以高纯度、高稳定性满足战略储备与高端消费需求;阴极铜凭借优异导电性和加工性能,深度融入电气、电子、机械制造等关键领域;硫酸作为化工产业链的“血液”,支撑着化肥、农药、染料等民生与工业产品的生产……
国投金城冶金的转型始于对技术变革的敏锐洞察,2023年启动的信息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项目,成为企业破局的关键一步。借力智能技术手段,国投金城冶金建立了“共建、共享、共用”一体化数字运营平台,实现“人、机、料、法、环”全要素互联。2024年,企业成功入选“2024年河南省智能工厂”名单,成为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企业。
投产至今,国投金城冶金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持续加大环保投入,绿色发展的底色愈发鲜明。国投金城冶金建成了一套“硫化脱除重金属、多级中和、双碱降硬度处理、超滤—纳滤—反渗透三级膜过滤”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对各类废水进行了分级重复使用。国投金城冶金环保分厂副厂长苏江峰介绍:“50%的纯水回用到工业循环水系统,浓水达标回用到渣选系统,让每滴水都能完成‘循环之旅’。”
多年来,国投金城冶金不断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科技人才培养,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以“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筑牢技术护城河。企业拥有“河南省难处理金精矿冶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砷基新材料中试基地”两个省级研发创新平台,累计获得专利44项(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10项。
下一步,国投金城冶金将继续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目标,在稀缺资源综合利用、低碳工艺研发等领域持续突破,以实际行动诠释央企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