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民政部门立足工作实际,组织辖区从事民政业务的人员,从多个方面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培训,确保民政救助工作落细落实。近年来,示范区(高新区)民政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推动精准化社会救助不断走深走实。
突出政策宣传重点范围。示范区(高新区)民政部门开展业务培训、发放政策明白卡,以及在宣讲会上讲解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等业务的政策要点和业务办理流程。突出政策宣传培训范围,宣传对象重点为区级、镇(街道)民政业务人员,并覆盖到村级“两委”干部、民政干部,要求将政策明白卡发放张贴至低保、院外特困人员家庭,同时在镇(街道)民政事务办理大厅以及村务公开栏等位置张贴,尽可能扩大政策宣讲受益人群。
创新社会救助宣传方式。示范区(高新区)民政部门公开三门峡民政社会救助二维码,救助对象或群众用手机扫描救助二维码,填报必要的个人家庭信息,即可查看系统给出的评估结果,自我查询个人社会救助待遇的符合性评价意见。
畅通救助咨询申报渠道。示范区(高新区)民政部门公布市级、区级、镇(街道)、村级四级救助热线电话,公开镇(街道)、村民政工作人员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着力将“凡困必救、有求必应、有困难找民政”的工作理念落到实处。同时,公开骗取社会救助政策的举报电话,对于采取虚报、瞒报、伪造等手段骗取社会救助资金、物资或服务的,由有关部门决定停止救助,责令退回非法获取的救助资金物资,可处以非法获取的救助款额或者物资的价值1倍至3倍罚款。 (刘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