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渑池新闻·陕州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色”风景这边独好
本报记者 白叶楠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春至小秦岭,林茂水丰,鸟鸣花俏,“中原之巅”风景正好。

    小秦岭是我国著名的黄金产地,50多年的黄金开采一度对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经过强力整治和生态修复,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涅槃重生,重新回归山清水秀景美的面貌。

    矿山复绿,发展升级。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嬗变的背后,是三门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跃迁升级,努力实现从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蝶变的生动实践。

    走进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原黄金冶炼厂”),蓝天白云下,一排排整洁的厂房错落有致,宽阔干净的马路两旁郁郁葱葱,花园里流水潺潺,鱼儿欢快地嬉戏,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花香。“园林式”生态工厂完全颠覆了大众对传统冶炼厂高能耗、高污染的刻板印象。

    作为国内黄金冶炼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原黄金冶炼厂近年来“老树发新枝”,勃发盎然生机。

    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企业研发支出连年保持10亿元左右的高投入,建成世界首条特大型“富氧底吹造锍捕金”生产线,首次集成创新铜金混合精矿“底吹熔炼+旋浮吹炼”新工艺,实现黄金冶炼技术的升级换代和有色冶金技术的重大突破,开启从单一黄金冶炼到有色金属冶炼转型发展。企业产值从不足100亿元增长到现在的450亿元,成为亚洲单体产值最大的黄金冶炼企业,创造了从行业领先到转型再领先的新辉煌。

    2024年,中原黄金冶炼厂营业收入完成112.44%,利润总额完成140.71%,实现建厂30多年来的最好经营业绩。

    黄金产业是我市第一大支柱产业,也是传统产业里的“大块头”,在全国黄金产业格局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随着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产能过剩的持续,我市“黄、白、黑”等传统产业面临着严峻复杂的竞争形势。

    如何破题?从“老”破题,向“新”出发。

    坚定走好绿色转型、创新驱动这一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我市按照“集群引领、整体提升、优势再造、主体支撑、要素赋能”的转型发展路径,着力培育“8+6”产业集群和12条重点产业链,推动原料变材料、材料变器件、器件变装备,全力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材料新城和高端制造之城。

    “伤筋动骨”方能脱胎换骨。

    整合黄金资源打造绿色矿山,壮士断腕关停坑口1500余个,退出规模以上企业100余家,以年损失上百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转岗10万余人的代价,全面修复小秦岭生态环境;先后开展“春霖行动”“清源行动”“绿剑行动”“秋风行动”等专项治理行动,累计治理矿山面积12.45万亩;全市采矿权数量由2019年年初的224个减少到现在的187个,持证露天矿山从2019年年初的90个减少到现在的64个……

    全市矿山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根本性变化,架起“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进一步撬动发展新动能,打开成长新空间。

    唯有创新才可“破茧成蝶”。

    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狠抓“智改数转”全覆盖,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着力打造现代黄金、铝及铝精深加工、煤及煤化工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先后推动846家企业实施“三大改造”项目1506个,从设备到产线、从产线到车间、从车间到工厂,共改造设备31万余台、生产线6300余条、车间1950余个,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应改尽改……

    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3%以上,平均减少排放36%以上,降低成本15%以上,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达到100%;产量平均增加1.4倍;营业收入平均增长26%以上,工业企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今年1月20日,灵宝黄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宝黄金集团”)发布正面盈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约为115.87亿元至119.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至13%;净利润约为6.17亿元至7.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至140%。

    公告显示,公司收入及净利润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正是加快数智化转型。公司投入使用矿山MES系统,达成矿石流、数据流和业务流的统一,建成全国黄金行业首家金矿石智能分选系统,该系统通过X射线照射、机体视觉检测技术、大数据深度学习技术、毫秒级传输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矿石和废石智能分选,提高了矿石入选品位和废石抛废率。

    目前,灵宝黄金集团拥有六大主力生产矿山和一家日处理1000吨金精矿的湿法冶炼企业,形成日采选矿石7000吨,年产黄金30吨、白银30吨、电解铜1.5万吨的生产规模,连续多年入选河南企业100强。

    数智赋能,传统焕新。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只要技术先进、设备先进,传统产业依然可以嫁接出高新技术企业,传统产业照样可以变为朝阳产业。

    早在2018年,国投金城冶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投金城冶金”)就建成了“复杂难处理金精矿多金属综合回收”项目,顺利产出品位超过99.9985%的A级铜,金、银、铜回收率达98.5%以上,且在废渣、废水、废气处理方面达到“三无”效果。

    以往,金精矿冶炼产生的铜阳极泥往往被当作废料抛弃,而今,凭借全球最先进的“双底吹三连炉”工艺,可有效回收铂、钯、镍、硒、铅、砷、锌等十余种有价元素,真正做到“吃干榨尽、变废为宝”,每年可为企业增收5000万元。

    创新“黑科技”不止于此。国投金城冶金总经理刘辉说,冶金过程还会产生有毒伴生物质三氧化二砷,每年仅储置费用就达3000多万元,现将三氧化二砷与熔炼渣进行锻造处理,可以产出生铁合金——砷冰铁,成本远低于铁;还可以生产金属砷,品位可达99.55%。通过此项技术的应用,每年可以处理含砷金精矿30余万吨,创利4亿元以上。

    吃下全球粗粮,产出中国精品,从“废渣”到“产品”变废为宝,“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已成为三门峡黄金企业最具吸引力的品牌标识,助力黄金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2024年,中原黄金冶炼厂研发的金铜冶炼含砷废渣综合利用技术,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公示的《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标志着三门峡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这项创新性技术主要利用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含砷烟尘和硫化渣,通过“废治废”的方式将其转化为有价金属产品。“以每年处理含砷废渣5万吨为例,该技术年均能够回收铜渣1.8万吨、铅精矿1.1万吨以及白砷5800吨。”中原黄金冶炼厂副总经理郭引刚介绍,此外,企业高效回收阳极泥中碲的技术也取得重大创新突破,年可创效近2000万元。

    围绕“回收最大化、金属高纯化、材料功能化、产业智能化”的发展目标,中原黄金冶炼厂深入开展生产系统各环节有价元素回收技术的研发,增加元素回收种类,提高元素回收率,把生产流程中的有价元素“吃干榨净”。(下转第四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渑池新闻·陕州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健康三门峡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综合
   第08版:广告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习近平同肯尼亚总统鲁托会谈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金色”风景这边独好
一季度三门峡市外贸出口快速增长
骏通“巨无霸”出口俄罗斯
黄河岸边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