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渑池新闻·陕州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壁者联盟”——专精特新“小巨人”的颠覆式创新系列报道之十四
仰韶彩陶:让千年技艺焕发现代光彩
本报记者 张静怡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暮春时节,走进河南仰韶彩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仰韶彩陶”),一件件形如“芭蕾舞者”的红色陶瓶正从窑火中诞生——这便是仰韶彩陶坊的标志性包装“小口尖底瓶”。

    “100年前,考古学家在仰韶村遗址发现大量史前彩陶,其中,小口尖底瓶成为仰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陶制容器。”仰韶彩陶总经理茹发栓说。如今,这件承载着5000多年中华灿烂文明史的陶器,正以“陶融香”的独特风味,成为豫酒振兴的核心载体。

    沿着车间通道行走,72道传统工艺流程图在墙上依次展开,科学配比、球磨制浆、注浆成型、中温釉烧……每道工序都凝结着对仰韶文化的敬畏。

    “从2008年建厂到现在,我们只做一件事,就是把彩陶瓶做到极致。”茹发栓介绍,作为仰韶文化的活化传承者,企业深入挖掘仰韶文化的深厚底蕴,将其融入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致力于让每一件产品都承载着仰韶文化的精髓。

    车间另一侧,十余只机械臂在空中挥舞,一条条全自动生产线呈现在眼前。据茹发栓介绍,近年来,企业全面推进智能化改造,通过生产标准化、规模化,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目前,企业生产效率提升近40%、产品不良率降低70%左右。

    “你看这条注浆成型生产线,每分钟能产出8只陶瓶,但每只的花纹走向都不一样。”茹发栓说,标准化生产更需要精益求精,公司成立了由70名高级技术人才组成的“核心战队”,每天都在实验室与车间之间穿梭,“原料配比、每道工序的参数,都是我们进行了几千次实验后才确定的。”

    年产量3000万只彩陶瓶的背后,是16年如一日的专注。这样的专注,让仰韶彩陶在细分领域成果频出。

    点开车间中控室的监控屏幕,实时显示的生产数据在大屏上流动。据介绍,这是该企业自主研发的“彩陶生产线管理系统”,能让每个陶瓶从原料进厂到包装出厂,都有专属的“数字身份证”。目前,这项发明已成功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2025年3月,仰韶彩陶还取得“陶瓷瓶内部上釉装置”专利,在保持彩陶自然防伪、陶坛养酒特性的同时,通过自动化上釉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实现“自然防伪、不渗不漏、越存越香”的独特品质,使每只彩陶瓶都成为“会呼吸的储酒容器”。

    “我们还有7项专利正在申请中,从原料配方到烧成工艺,每个环节都在寻求突破。”茹发栓说,企业还与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研发可降解陶土、低温烧制等技术,让传统工艺更绿色、更智能。

    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发展,仰韶彩陶走上发展快车道。2024年,该企业在省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5%,凭借“鱼纹葫芦瓶”与“小口尖底瓶”的创意设计,一举斩获“中国酒业华夏奖”三项大奖;2025年,仰韶彩陶坊荣膺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成为豫酒唯一获此殊荣的品牌……

    在“专精特新”的道路上,仰韶彩陶用16年的坚守让传统技艺插上创新的翅膀,让千年窑火照亮更广阔的天地。

    “未来五年,我们将持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让仰韶彩陶瓶成为‘中国陶瓷界的文化名片’。”茹发栓坚定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渑池新闻·陕州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健康三门峡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综合
   第08版:广告
我市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仰韶彩陶:让千年技艺焕发现代光彩
我市2个项目在列
融资平台:金融活水势如虹
立中流砥柱之志 锻巡察铁军担当
抗旱浇麦 改善墒情
科技赋能 灌溉更智慧
及时检修灌溉设施
数智引领助推服务质效提升
多举措推进抗旱浇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