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三自”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以来,渑池县县直中学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政工作和德育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遵循“分阶递进、知行合一”原则,开启“三阶三季六保障”培养模式的“三自新人”实践。
“三阶”分层培养。围绕学生成长特点,该校采用“七年级自立筑基、八年级自强固本、九年级自律提升”三个梯度,落实“三自”教育,使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三季”习惯养成。结合学年教学周期,设置“9月开学季、10月至次年4月成长季、次年5月至次年7月收获季”三个阶段,分年级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将对学生的“三自”要求内化为其核心素养,外显为其良好的行为自觉。
七年级主题自立启航。9月为生活自立月,班级内开展“我的书包我整理”评比,年级开展班级内务技能大赛;10月,班主任组织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规划手册》;11月,开展班级学科笔记漂流活动;12月,开展错题本制作比赛。次年3月,开展“今天我当家”周末实践活动;4月,开展家庭劳动打卡计划(每日30分钟);5月,开展校园公益岗体验日;6月,开展年级“三自”教育成果博览会,展示家庭劳动记录、时间管理手账等。
八年级主题自强启智。9月,开展班级自治2.0计划,每月最后一周班会发布《班级治理白皮书》;10月,开展励志教育月“自强人物”故事讲演赛;11月,开展家庭经济实践周活动,班级内举行“每周采购优化方案”设计比赛;12月,实施学科自律实践,推行无监督自习课。次年3月,开展班级马拉松接力赛;4月,开展“21天极限突破计划”,每日跳绳1000个,数学每日一题攻坚;5月,开展我的“三自”故事演讲比赛;6月,开展年级“三自”教育成果博览会,展示全年活动成果案例。
九年级主题自律提升。全年贯穿开展“21天自律养成”计划,每月一轮。对学习效能自我监控表开展日清、周结、月评。10月,举办“十年后的我”主题演讲赛。次年3月,开展百日冲刺行动,每日学习清单打卡,同伴监督互助。
“六保障”特色支撑。为保障“三自”育人落地见实效,学校邀请专家与教师、家长一起研讨“三自”习惯养成教育模式,形成了六项特色支撑活动。
一是德育处成立“成长银行系统”,为每一名学生建立数字账户,以“自立币”“自强卡”“自律章”的形式记录成长积分,每月兑换学习、活动资源。
二是对学生采取三维度评估,行为观察占30%,个人成长档案占40%,多元测评占30%,摆脱唯分数论,让学生在成长中多了几分自信与从容。
三是打造展示平台,班级制作“三自”风采墙,年级做成长记录册,校级开展年度“三自”标兵评选,让学生通过“自立、自律、自强”的光环来追逐梦想。
四是教师队伍培养,每月开展班主任“三自”教育研讨会和学科教师融合教学案例评比,形成“三自”育人“小气候”,为活动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五是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利用家长学校开设“三自”教育课程,建立家庭实践反馈机制,真正做到全面共育。
六是加强资源建设,德育处开发《三自成长手册》,后勤处建设校园劳动实践基地,教导处建立校友导师资源库,形成多处室联动育人网格。
经过一个学年的探索实践,培养全体学生“自立、自强、自律”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成为全体直中人的初心与使命。未来,渑池县县直中学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三自新人”模式,让自立、自强、自律成为向上流动的阶梯,让那些渴望登高望远的学子们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