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第二小学现有59个教学班、3400名学生、176名教职工。在市、县教育局的悉心指导下,该校确立了“培养具有自立能力、自律品格、自强精神的时代新人”核心目标,构建了“五育融合 三自贯穿”的育人框架。
打造“三自”文化阵地
构建浸润式育人场域
该校极力打造环境文化,让每一处空间都传递“三自”声音。创编《自立歌》《自律谣》《自强赞》系列校园童谣,以“课前一首歌、路队一首谣”的形式,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的规则记心间,困难面前不低头”的朗朗童声浸润校园。评星树范,点亮身边的榜样灯塔。每月评选“自立小能手”“自律小标兵”“自强小勇士”,在班级文化墙设立“三自”成长榜,动态展示学生的进步与成就。搭建家庭“三自”实践平台,发布“周末家务清单”“假期自主管理手册”,让家长成为“三自”教育的同盟军。
课堂文化让每一堂课都浸润“三自”精神。体育课,“千人武术操”“戏曲操”刚柔并济,培养自强体魄,磨砺“坚持不放弃”的意志;语文课,诗词大赛演讲活动积淀自律,让学生在字斟句酌中领悟“厚积薄发”的真谛;数学课,魔方速算、实践建模激发自立思维,在独立探究中感受“突破自我”的喜悦;真正实现“科科有‘三自’元素,课课有育人功能”,将“三自”精神润物无声践行在课堂教学中。
抓实“三自”活动
搭建多元成长舞台
分层立标,细化成长“路线图”。出台《“三自”习惯养成成长手册》,按低、中、高学段制定阶梯式目标,低年级聚焦生活自立;中年级强化行为自律;高年级培育精神自强,配套《七彩品格之星评选细则》,让抽象的“三自”要求转化为可操作、可量化的行为指南。
从课前摆好书本文具、静息候课、端正坐姿三件事,“整洁卫生”“整理书包大赛”“系鞋带比赛”等小事入手,开展“礼仪之星”“习惯标兵”“儒雅餐厅”“雅美寝室”等评选活动,将“三自”教育分解为“每日可完成、每周能坚持”的微行动,让“三自”品格在细节中萌芽,在坚持中生长。
强化“三自”实践
打通知行合一通道
研学实践,行走中的“三自”修炼场。依托县域红色资源(烈士陵园、红25军军部旧址)和实践基地(科技馆、劳动农场),设计“三自研学课程”,学生自主制定研学计划、整理研学物品(自立);自觉遵守团队纪律、积极参与探究任务(自律);独立撰写研学报告、分享实践感悟(自强)。在烈士陵园,学生缅怀先烈,肃然起敬;在科技馆,学生自主完成机器人编程挑战;在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亲手种植养护,感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研学路上,“三自”教育从课本走向生活,从知识转化为能力。
自主管理,岗位上的“三自”责任岗。成立“弯弯腰小队”“文明引导队” 等学生自治组织,设置100余个校园责任岗,学生自主申报、竞聘上岗,在纪律监督、卫生维护、活动组织中体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社会服务,奉献中的“三自”试金石。组织走进敬老院、文明城市创建、社团作品义卖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深化“三自”内涵。
目前,该校“三自”教育初显成效,整理书包大赛、系鞋带比赛成为校园传统项目;学生课堂专注度大幅提升,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儒雅餐厅”实现“食无语 盘无余”,“雅美寝室”成为自律生活的缩影。未来,该校将继续以“自立”为桨,划开成长的波澜;以“自律”为舵,校准前行的方向;以“自强”为帆,驶向梦想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