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匹配“熔炼烟气骤冷收砷”技术,可生产出纯度达99.997%以上的阴极铜产品。
“过去,金精矿冶炼产生的铜阳极泥往往被当作废料抛弃,如今,通过‘三连炉’造锍捕金系统,可有效回收铂、钯、镍、硒、铅、砷、锌等十余种有价元素,每年可增收50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说,“国投金城冶金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企业实际需求精准发力、靶向出击,做好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
依托长久以来在黄金冶炼领域的成熟发展条件,三门峡形成了55万吨的黄金伴生铜冶炼年产能,占河南省总产能的2/3。
(三)
矿产开采的轰鸣已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变废为宝,向“质”跃升,变基础材料为关键功能材料。手握原料的三门峡再次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瞄准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谋划做大做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铜箔产业,打造了铜箔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三门峡样板”。
“我们生产的铜箔,主要用于高端动力电池和高精线路板,近年来,我们一直专注于极薄、超高强高延铜箔技术攻关,目前生产的极薄锂电铜箔厚度在6微米及以下,还不到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10,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宝鑫电子常务副总经理孟建龙拿着一张薄如蝉翼的铜箔介绍。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可生产高精锂电铜箔的厂家,该公司成功研发生产的4.5微米超薄锂电池铜箔,产品质量得到了CATL、比亚迪等企业的认可。
“CATL是华为、苹果等手机的电池供应商,而该企业生产的锂电池中使用的铜箔就来自宝鑫电子,可以说许多人手机电池中用的可能就是咱本土企业生产的铜箔!”孟建龙说,依托科技创新,企业可生产3.5微米极薄锂电铜箔材料,打破了国外垄断。
物理精轧、脱脂清洗、表面处理、铜箔分切……铜板带经过高精度轧机反复碾压产出压延铜箔的过程,就像用擀面杖把面团越擀越薄。
在金源朝辉洁净车间内,伴随着机器轰鸣,厚度6微米至70微米的高精度压延铜箔,正源源不断从轧机中奔腾而出。
“其中的关键在于精准控制力度和次数。”朝辉铜业生产制造部副部长陈文杰表示,压延铜箔越薄越软,应用市场就越大。这种薄于蝉翼、细过发丝且导电性能卓越的“工业神经”,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高端领域。
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压延铜箔,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压延铜箔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企业可生产厚度4微米至100微米、最大宽幅660毫米的各类箔材,是目前全球主要压延铜箔研发及生产制造企业之一。
各种厚度的电解铜箔、压延铜箔经过与热塑性聚酰亚胺基膜组合热压后,“摇身一变”,就成为应用广泛的无胶挠性覆铜板。“我们生产的挠性覆铜板是电子元器件安装和互联的高端基板。”鸿宇电子总经理刘卫东说。
小小的覆铜板,是移动通信、汽车电子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也是全球目前最高档的电子基材。
鸿宇电子目前拥有8条挠性覆铜板生产线,达到月40万米、年480万米的产能,是内资规模最大的挠性覆铜板生产企业之一。
当前,高品质铜箔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市紧盯市场需求,积极谋划实施高精度铜箔相关项目。如今,全市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铜箔产业链,高端铜箔产量居全国前列。灵宝市作为“中国铜箔谷”,铜箔年产能已达7.8万吨。
(四)
在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铜产业集群和“中国铜箔谷”过程中,我市整合优化铜业资源,引导企业紧盯产业链、把准创新点,突出压延铜箔与电解铜箔的互补优势,在加快转型创新发展中高标准打造铜产业集群。
多年来,我市依托黄金冶炼伴生铜资源而形成的铜产业,先后培育了国投金城冶金、华鑫铜箔、宝鑫电子等铜加工领域龙头骨干企业,逐步形成“铜—铜箔—覆铜板—电子基础材料”产业链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铜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战略,制定了《三门峡市关于大力推进产业强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三门峡市培育壮大铜基新材料产业链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三门峡市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集群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将铜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铜基新材料产业链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将“中国铜箔谷”建设作为重点推进事项,积极打造铜加工产业蓬勃发展的格局。
聚焦10家重点铜产业企业,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化改造等,推动企业升级,以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积极培育市级产业研究院,申报省级产业研究院,为科技与产业、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搭建桥梁。宝鑫电子牵头的河南省高精铜箔产业研究院成功入选省第三批产业研究院;柔性引进顶尖人才韩国教授金钟权,实施消除锂电铜箔水波纹的工艺研究开发项目,已取得相关领域发明专利7项;加快院士产业园、超纯矿物新材料产业园、中国铜箔谷“一院五中心”建设,建成国际联合实验室3个。
从“黑色冶金”到“绿色智造”,从“单一冶炼”到“多元材料”,三门峡铜基新材料产业的蝶变证明: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正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这座资源型城市正以创新为笔,在新时代的产业版图上描绘出更加绚丽的“铜”行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