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纪雨童)春季是小麦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4月21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前我市小麦已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正是需水需肥高峰期,全市上下积极抗旱浇麦,有序推进“一喷三防”,扎实开展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巩固发展小麦苗情长势持续向好态势,进一步筑牢夏粮丰收基础。
据市气象部门预测,我市近期仍无大范围有效降水,抗旱浇麦工作成为关键中的关键。4月1日以来,我市分类科学开展浇灌,及时利用各种水利设施和抗旱机具,因地制宜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稳定亩穗数、增加穗粒数。对墒情适宜地块,根据小麦发育进程和墒情变化,动员广大群众因墒适时浇好灌浆水,最大限度保障小麦生长的水分需求,促进籽粒灌浆。
“一喷三防”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定期调度,及时了解和督促各县(市、区)工作进展。目前,省级下达我市的557万元中央财政资金已全部投入使用,预计5月10日前完成喷防作业,确保资金发挥效用。
病虫害防治持续加强。去年冬季以来,我市总体气温偏高,对各类病虫繁衍比较有利,条锈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生风险较高,农业农村部门加强观测,适时防治,有效遏制了病虫害发生。目前,全市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105万亩次,防治面积108.5万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