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金融·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文明生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门峡保险行业2024年度非法金融中介典型案例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近年来,以“代理退保”为代表的涉金融领域“代理维权”乱象持续蔓延,严重侵害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三门峡监管分局办公室关于做好持续整治“代理退保”黑产乱象工作的通知》要求,在三门峡金融监管分局的指导下,三门峡市保险行业协会特遴选发布2024年度非法金融中介典型案例,以此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有效识别非法金融中介活动,切实提高防范金融风险能力,树立理性依法维权观念,共同维护三门峡保险市场秩序。

    名为“维权” 实为骗钱

    【案例简介】

    2024年年末,王先生无意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直播间,主播自称“律师”且资质雄厚,宣称可以帮客户维权。

    在主播的反复诱导下王先生心动了,于是联系了他们并通过后台向该律所发送了保单副本、证件影像、电话、地址等敏感信息。“律师”看后向王先生承诺可以帮其拿回全额保费。王先生当天就向这家律所交了1000元订金,并签订了法律咨询协议。

    但让王先生疑虑的是,自己聘请的“律师”要他自己亲自去维权,“律师”写了一封严重偏离事实的举报信后就消失了。王先生感觉不对,就去咨询保险公司。在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后,王先生确认自己受骗了,并发现当时签订的协议是一份法律咨询协议而不是诉讼协议。

    【案例警示】

    1.现在有不法分子披着“律师”的外衣,干着违法的勾当。真正的律师会引导消费者去调解或诉讼,而不是随意捏造事实。消费者在寻求维权渠道时一定要注意甄别。

    2.对保单有疑问时,消费者应优先通过保险公司公布的官方途径解决,避免被不法分子阻断沟通渠道。如遇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信访、诉讼等渠道维权。

    3.广大消费者切勿向不法分子提供身份证、保单、银行卡等个人信息,警惕要求变更手机号或签订不平等协议的行为,谨防个人信息泄露、财产遭受损失。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三门峡监管分局 三门峡市保险行业协会供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文明生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金融·关注
   第07版:经济·综合
   第08版:视点
直播搭建桥梁 助力企业融资
挽回经济损失 维护客户权益
机动车辆安全统筹不是保险
开展银企对接 赋能小微企业
三门峡保险行业2024年度非法金融中介典型案例
进出口分化怎么看? 如何应对关税战?
从第五届消博会低空经济展区看未来出行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