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明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文明生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渑池一对老年夫妇自掏腰包请全村人看大戏:
“这出感恩戏我们想了8年!”
本报记者 王超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恁瞅这老两口,真中!都是七八十岁的人了,还要请我们看戏。大家都以为他们开玩笑呢,没想到真请来了戏班子。”提起王胜魁、吴群亭夫妇,村民老王感叹地说。

    4月11日下午,在渑池县果园乡南段村青杨沟村,一场大戏正在上演。戏台上,锣鼓紧、梆子密、丝竹柔,演员们粉墨登场,唱念做打中尽显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十里八乡的老百姓围坐在戏台前,大爷时喜时忧,大妈或乐或愁,更有人背靠墙面,微闭双目,双手放在腿上跟着节奏打着拍子……一个个聚精会神,生怕一个不注意错过精彩时刻。

    早在4月3日,王胜魁便在村民微信群中发出“戏报”称,4月9日至11日,他特邀仰韶韵文艺中心(曲剧团)到青杨沟村,分下午场(14时)和晚上场(19时30分),依次上演《三女拜寿》《窦娥冤》《嘉靖宫变》《天下父母》《芦花记》《潘阁舍妻》6个曲目。

    “定下这个日子,是去年就有的想法。”吴群亭说,这些年,我心中一直惦记着这个事。去年冬天,我和老头子一合计,他80岁、我77岁,年纪越来越大,这事儿再不办就办不成了。

    老两口经过多次商量认为:天气要暖和,太冷了坐不住;地里活儿要少,不然没人看。仰韶韵文艺中心负责人也被老两口的精神所感动,主动提出演出费给予优惠,只收了两万元。

    吴群亭近年来心脏不好,血压高,家中药物长年不断,每两个月还要输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老两口还是坚决拿出家中积蓄,两子两女也主动填补,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凑齐了演出费用。

    请乡亲看大戏,一直是老两口的心愿。2017年,欠乡亲的账还完了,家中日子越来越好过。老两口总是觉得心中有亏欠、不踏实,便萌生了请戏班回报乡亲的想法。

    这一晃就是8年!8年间,老两口靠着十几亩耕地辛勤劳作,夏种玉米秋收辣椒,三轮车、收割机等农用机械逐渐添置,手中存款渐渐多了起来。

    王胜魁外冷内热,吴群亭心直口快,都是知道感恩的人。对乡亲们多年来的接济和帮忙,老两口一直都记得。

    “1989年,我们刚搬回老家青杨沟没多久,小女儿就在老宅子的土窑里出生了。”吴群亭说,那时日子本就过得紧紧巴巴的,又赶上老头子得了肠梗阻,住了两回医院,又是一大笔花销。我们借遍了亲戚朋友和邻居,背上了14万元的外债。那时,到了饭点,一看到我的小女儿,家家户户都管饭,她从小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如今,国家越来越富强,老百姓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在老两口的砖瓦房中,王胜魁、吴群亭都很感慨:每个月都领着社保金,看病能报销、上学不花钱、种地有补贴,这样的日子是几辈子才修来的福气呀!

    “当年一毛钱也没有,一到快过年我就忍不住哭泣;这会儿做饭不缺面,大钱没有小钱不断。多亏了党和政府,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也多亏了乡里乡亲,帮我们渡过了生死难关。这是一份压在心中沉甸甸的恩情呀!”

    请来了剧团,终于了却心愿,老两口心中的石头落了地,长出了一口气。

    临走时,小女儿还是不放心,对吴群亭劝说道:“妈,戏唱着,你也别再操心了,歇歇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文明生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金融·关注
   第07版:经济·综合
   第08版:视点
工伤赔偿起纠纷 争议调解促和谐
“这出感恩戏我们想了8年!”
社保卡实现多功能应用 民生服务再添智慧动能
筑牢安全防线 奏响生产乐章
绿色家园齐守护
消防“春风”吹万家 安全“繁花”绽心间
国安宣传润民心
以“党建+网格”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
“沉浸式”体验让安全教育“活”起来
便民服务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