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晨宁)当前,我市小麦播种面积为113.12万亩,由于去年播种期底墒充足,出苗质量整体良好,加之冬前管理抓得早、抓得实,大部分麦田呈现出“苗齐、根壮、墒情稳”的喜人态势。据市农业农村部门统计,全市小麦一、二类苗占比为91.4%,当前小麦陆续进入拔节期,苗情长势是近年来较好的一年。
生产基础不断加强。抓好田间管理,全市开展中耕面积19.18万亩,追肥面积18.32万亩,化除面积11.69万亩。开展农技服务,5个市级小麦专家指导组会同县、乡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开展农技服务210余人次。适时监测会商,保持农业农村、气象、水利等部门沟通会商,加强苗情、墒情、草情和病虫情监测。同时,利用网络、“12316”等渠道,及时发布技术措施,目前已发布预警和防灾减灾信息2000余条次。
病虫防治有序开展。目前,我市小麦病虫害处于发生始期,发生程度较轻,主要有麦蜘蛛、麦蚜、纹枯病、茎基腐病等,发生面积78.9万亩次,防治面积81.2万亩次。同时,通过培训、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小麦赤霉病、茎基腐病等病虫害防控的宣传引导,保障小麦生产安全。据统计,全市已培训技术人员1357人次、张贴挂图276张、发放资料1.1万份,录制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节目1期。
“一喷三防”加快推进。按照全省“一喷三防”工作安排,制定《三门峡市2025年中央财政粮油生产保障资金支持小麦“一喷三防”支出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内容、实施区域、支持对象、资金用途、实施要求,同步对“一喷三防”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周调度,确保专款专用,5月10日前完成喷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