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周六,晨光初绽,三门峡市图书馆便聚集起许多带着孩子的家长。自2016年4月起,这项坚持了9年的小蜜蜂亲子读书会已成为许多家庭的“每周必修课”。
“孩子3岁时就跟着来,现在上小学了还是坚持着。”乐乐的家长刘女士边说边帮女儿整理绘本背包。少儿阅览室内,老师手持纸质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书中的故事。
“真正的阅读启蒙,在于创造人与书的相遇。”“书香 童年”少儿阅读推广线下活动小蜜蜂亲子读书会教习老师王旭表示,她见证了无数孩子在阅读中成长与转变。该活动针对2至7岁儿童,9年间累计举办超300余场活动,服务家庭逾5000组。
市图书馆少儿部主任杨柳介绍,为深化阅读习惯培养,馆方积极响应全民阅读活动的号召,推出了小蜜蜂亲子读书会、小小英语达人绘本分享会、DIY亲子手工坊等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在线上也同步开展了小天鹅荐书、青少年普法荐书、各类知识竞赛、有奖竞猜活动,激发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参与热情。2023年,增设低幼阅读专区,将“亲子共读”升级为“多维体验”。此外,每周都会有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专业的志愿者化身“书香守护者”,为小读者们提供服务和帮助,至今已有1000多名大学生参与。
除了固定的亲子阅读活动外,每周六还会开设剪纸、面塑等非遗课堂。从2023年5月初开始至今,剪纸课堂已坚持近两年86期。主讲老师“三奥”剪纸领军人物、剪纸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竹梅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将非遗文化化作温润春雨,润泽着颗颗童心。
一城文脉滋养万千心灵。近年来,三门峡的文化服务延伸至人生各个阶段,从懵懂幼童到白发老者,绘就“全龄友好”的美好生活图景。
晚上7时,市文化馆灯火通明。“比起回家刷短视频,在这里两小时的学习更能真正放松。”学员陈琳轻轻放下手中的画笔。她所学的绘画课程,是2025年市文化馆“天鹅夜校”春季班16门课程之一。
“天鹅夜校”是针对我市中青年群体的一项公益活动。得知夜校的公益教学理念后,三门峡众多颇具声望的老师纷纷踊跃报名,他们不计回报,投身其中,为学员们公益奉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2025年春季班开设非遗、美妆、脱口秀等16门课程,300个名额5分钟内抢空。
该夜校的课程设计就像一个琳琅满目的“文化超市”,校方始终秉持着以学员为中心的理念,除了基本的乐器、舞蹈、绘画等课程,还会根据大家的反馈和实际需求,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市文化馆培训部相关负责人陶可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夜校进一步增加了非遗课堂的数量,还特地邀请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亲临授课。此外,今年推出的‘脱口秀’与‘美妆’等课程成‘爆款’。许多学员在夜校学习之后,对所学课程产生了浓厚兴趣,主动利用课余时间深入钻研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当年轻人在夜校追逐潮流文化时,这里的银发学员正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
舞蹈、柔力球、合唱、书法、剪纸等特色课程……构成了三门峡老年朋友们充实而多彩的生活。82岁的王建国老人正屏息凝神,狼毫笔锋在宣纸上游走,一幅《松鹤延年》已具雏形。作为该校“银龄墨香”书法班的资深学员,他与30多位同龄学友常常切磋技艺。
老年大学始终坚持“厚德修身、终身学习、主动健康、乐享生活、积极作为”的办学宗旨,依托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资源,聘请优秀老师前来授课。该校更是老年朋友们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经常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文艺展演、社交活动、志愿服务等,让学员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全龄共享,终身学习。我市正以“文化接力”的方式,让文化的薪火在代际传承不息,让每个市民都能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在这座品质生活之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