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彦君)4月1日,市交通运输局调研组前往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唐产业园、职教园区,就新能源智慧大交通项目建设展开实地调研。
在大唐产业园,调研组一行听取了大唐产业园重卡充电站规划汇报,详细询问了项目电网负荷匹配、充电桩功率配置、效率优化方案,以及运营模式、未来发展方向等关键信息。据悉,该重卡充电站项目是构建绿色物流枢纽的核心工程,年运输量超千万吨,新能源重卡充电难题亟待解决。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破解这一难题,为我市加快绿色能源使用推广、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随后,调研组来到职教园区,在听取充电站用地和功能设置介绍后,要求充电站规划要坚持“公交优先、民生导向”,重点强化两类服务。一方面,要优先保障公交车辆快充需求,助力城市公交低碳转型;另一方面,要科学配建中小功率充电桩,结合学校、社区场景优化错峰引导策略,提升家用新能源车充电便利性。
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新能源绿色重卡运输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与运输产业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密切相关。为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应尽快成立新能源运输公司,整合区域内矿产运输、工业物流等资源,组建新能源重卡运输公司,与充电站网络形成“车—桩—运”一体化协同体系。通过统一调度管理、推动标准化运输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绿色运输效率,为区域产业链升级提供坚实支撑。相关部门要强化协同合作,聚力破解电力接入、土地审批等堵点问题。以高标准建设、精细化运营为目标,加速形成覆盖生产、运输全链条的绿色能源网络,聚力打造“车—桩—运”一体化绿色物流新体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