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新时代征程中,雷锋精神始终是崤函大地上熠熠生辉的精神坐标,无数岗位先锋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永恒信念。日前,河南省委宣传部下发《关于命名第十批河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的通知》,我市1个集体和2名个人获此殊荣。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故事,展现了雷锋精神与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
本报今日起推出“河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风采”系列报道。让我们汲取榜样力量,立足本职、建功岗位,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浸润百姓心田,有温度、有力度的志愿服务融入生活各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惠民演出连连上演……
2024年,义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依托各文明实践所(站)及相关文明单位等,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拓展文明实践半径,把群众需要送到家门口,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坎里,让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
实践活动惠群众
文明实践,重在文明,贵在实践。
深化“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让文化点亮生活。该中心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组织策划“我在义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系列活动,把群众最需要的惠民服务送到家门口,让文明实践触角延伸至基层“最末梢”,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特别是该中心连续两年在春节前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大集”系列活动,吸引了义马市40余家单位参与。惠民演出、志愿服务、成果展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被人民号、《河南日报》、大河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据统计,义马市2024年共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1500余场,惠及群众约6万人。
志愿服务添活力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开展特色活动,让群众乐在其中。2024年,该中心先后开展了“学雷锋 我行动”“夕阳光影 定格幸福”“童心向党”“强国复兴有我”等系列活动。尤其是2024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月,该中心周密部署,义马市各单位积极响应,成功举办了“文明实践我是行动者”启动仪式及系列活动。文明实践推动月期间,切实做到第一周每天一个主题,随后三周每周一个主题。去年3月,义马市共举办文明实践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约3万人。
理论宣讲接地气
2024年,该中心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平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优化理论宣讲,让党的政策入脑入心。该中心优化重组“古驿新声”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成立课题专班,制作专业课件,优化宣讲队伍,经过党校教师统一专题培训、备课磨课评课后,将30余位宣讲队员分组深入最基层,面向全市干部群众开展理论宣讲。同时,创新宣讲方式,优化宣讲内容,采用情景式、互动式、体验式模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寻常百姓家。原创情景快板《文明幸福新家园》、移风易俗快板《高额彩礼咱说不》、移风易俗短视频《爱情的“拦路虎”》等,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出来、唱出来、演出来,让专业理论惠及更多人。2024年,义马市共开展900余场理论宣讲活动,惠及群众约3万人。
公益课堂“趣”味浓
寒暑假公益课堂,让孩子有处可去。该中心聚焦群众带娃难题,中心(所、站)43个文明实践阵地三级联动,中心提前统一发布寒暑假公益课堂课程表,居民可结合需求就近选择公益课堂。室内公益课堂以美术、书法、绘本、舞蹈课为主;社会实践课堂,开展了小实践团、劳动实践课、体能训练课、亲子定向挑战赛、手作月饼、蒸花馍等活动。2024年暑期,义马市开展了320余场丰富多彩、体智结合的暑期公益课堂,受益群众约2.5万人,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文明新韵硕果“丰”
2024年,该中心共发布稿件135篇(外宣50篇,内宣85篇)。其中,在国家级媒体发布稿件22篇,包括学习强国平台17篇、《光明日报》1篇、人民号1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1篇、中国农网1篇、中新网1篇。在省级媒体发布稿件16篇,包括河南日报客户端6篇、《河南日报》头版2篇、《大河报》2篇、大河网2篇、大河报·豫视频2篇。在市级媒体发布稿件10篇,包括《三门峡日报》6篇、《黄河时报》3篇、三门峡文明网1篇。
……
千帆竞发东风劲,百舸争流奋楫先。作为一个年轻的团队,义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路走来,通过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勇敢尝试,以勇于担当的时代风貌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见行见效。“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创新文明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持续深入打造文明实践服务品牌,全面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让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