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葛洋)随着清明节临近,三门峡市以“文明低碳、安全有序”为核心,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党员干部示范、创新祭扫形式等方式,推动移风易俗,让传统节日展现出文明新风貌。
政府倡议引领新风尚。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等纷纷发布倡议书,倡导市民用鲜花祭奠、植树绿化、家庭追思等低碳方式缅怀先人,同时严守防火规定,避免明火焚烧。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还推出“代祭扫”服务,为无法到场的烈属提供擦拭墓碑、敬献鲜花等暖心服务。
鲜活实践诠释文明内涵。在灵宝市烈士陵园,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的党员干部们身着正装,手持菊花列队肃立。随着《献花曲》响起,他们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并重温入党誓词。祭扫结束后,大家走进烈士纪念馆,聆听先烈事迹,感悟红色精神。类似场景也出现在陕州区宫前乡烈士陵园,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的干部职工通过沉浸式党史课,近距离感受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将英烈精神融入工作。
线上线下联动传递哀思。为方便市民参与,三门峡市开通“云祭扫”平台,市民可通过中华英烈网或本地政务网站献花、留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公布各县(市、区)烈士陵园预约电话,引导市民错峰祭扫。数据显示,仅清明节前一周,网络祭扫参与量同比增长30%,绿色祭扫理念深入人心。
市民响应共绘文明画卷。“现在用鲜花祭扫,既环保又安全。”市民张女士表示。连日来,三门峡市通过发放倡议书、举办主题展览、组织中小学生绘制“我心中的英雄”等活动,让文明理念走进千家万户。许多市民还自发在社交媒体分享“云祭扫”体验,带动更多人参与。
从焚烧纸钱到绿色祭扫,从线下集体缅怀到云端追思,三门峡市正以清明节为纽带,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深度融合。正如一位参与祭扫的党员所说:“缅怀先人,重在心意而非形式。用文明行动守护绿水青山,才是对先辈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