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义杰
材料新城·智造未来
走进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的生产园区,微风和着机械运转声迎面而来,43岁的环保工程师刘静大步流星地穿过氧化铝焙烧车间,认真检查废气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安全帽下刘静的一双眼睛总是坚定有神,透着一股对工作的热情和专注。
“环保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这是刘静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一名环保工程师,她自企业建立后工作至今已有20年。如今,这位“环保卫士”仍以专业为笔、以责任为墨,在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前沿续写着新时代的担当答卷。
2005年,23岁的刘静来到开曼铝业,在安全环保部环保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
2007年,该公司100万吨/年氧化铝生产线迎来环保验收关键“战役”。彼时她刚进公司两年,年轻却不怕辛苦。验收时正值夏季,刘静每天都要顶着烈日在现场督促整改治理设施,废气、废水、噪声、固废污染防治措施等项目一项不漏,由于人手有限,这些工作全压在刘静一人身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她的不懈坚持下,公司在当年7月成功取得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的验收批复。
“环保验收非常重要,每一项都不容忽视,最终一定要达到环评批复的要求才行。”刘静认真地说。
在环保领域坚守奋斗多年,刘静身上有许多耀眼的“战绩”。近年来,她对标氧化铝行业绩效A级指标,逐条梳理无组织封闭等500余条改进措施,并逐项跟踪落实到位,助力公司顺利通过了氧化铝行业A级绩效评审。2024年秋冬季重污染天气管控期间,在氧化铝价格高位时,刘静的工作成果使公司享受到了豁免停限产的优惠政策,直接为公司创造两个亿的利润,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超低排放改造、脱硫脱硝改造,我们都走在河南省前沿。”刘静自豪地说。
刘静具有前瞻性目光,以更严格的标准改造污染物排放项目。作为业内人员,刘静了解到河南省地方标准规定焙烧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100mg/m3。为避免日后像其他公司那样重复改造,刘静向公司建议,直接提标改造,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直接改到不超过50mg/m3。
“我们按照更严格的标准,看似多花钱改造,但改造完以后不用再重新把炉体扒开治理,一步到位,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刘静认真地说。
果然,生态环境部后来发布确定39个绩效分级行业,其中氧化铝行业绩效A级指标要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超过50mg/m3。刘静还组织实施了热电站干煤棚全封闭改造,这两项举措为公司省了上千万元的环保税支出。
从事环保工作20年,刘静工作成绩突出,身份标签丰富——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绿色发展顾问”、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应急专家”,她还连续四年任河南省生态环境厅重点行业绿色发展调研组组长。刘静起草了三门峡市四个地方标准并在全市发布实施,荣获“2020年河南省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竞赛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为什么能在环保事业上坚持二十年?“环保事业的意义不言而喻,我非常热爱它,这份责任和使命,让我甘愿为环保事业倾注全部热忱。”刘静说,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人人都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她作为民营企业的环保工程师,自然要为企业和社会守住一片湛蓝天空,推动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现在,刘静又多了一重身份,那就是“开曼园区培训服务中心讲师”。连日来,她组织公司许多一线员工集中培训,为他们讲解安全和环保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提升安全环保意识,努力使员工们实现“一岗多能”。
刘静亲历了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二十年来的发展和壮大,今后,她仍将秉持忠诚和初心,砥砺前行,为企业环保工作贡献智慧与力量。“我将继续为企业守住环保底线,守护企业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刘静坚定地说。